首页 芙蓉楼 首页

朱方

2022-04-11 10:04 来源:京江晚报

朱方,是史书中记载镇江最古老的地名之一。关于朱方的范围及具体方位,志书中有不同的表述。一种如《汉书·地理志》颜师古注:“会稽郡丹徒,即春秋朱方。”汉时丹徒县治位于今镇江市东9公里处,唐宋以降丹徒镇(今属象山街道)附近。但更多的史料佐证朱方位于今镇江市区。如,清代地理学家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写道:“京城,今府治,春秋之朱方也。”唐代《初学记》:“润州,春秋之朱方。”尤其是焦山六朝《瘗鹤铭》石刻,即刻有“壬辰岁得于华亭,甲午岁化于朱方”的内容,表明焦山地属古朱方。诗人陆龟蒙《庆封宅古井行》诗的“序”文中记曰:“按《图经》,润之城南一里,则封所居之地。询诸父老,井尚存焉。”又据元《至顺镇江志》载,其庆封宅、井的方位在唐代夹城朱方门(遗址今镇江市区东门坡顶)外1里。

近些年来,城市考古又提供新的例证:1984年,在市区中山桥旧桥基下出土一件春秋时期的兵器铜戈;1998年,在虎头山(原氧气厂东侧)唐代罗城城垣遗迹内,出有多件“朱方乡”铭文砖。

一个地名由专名和通名组成。朱方地名中的“方”,就是通名,主要是指地名的类别,当时有行政区域范围的含义。“方”字地名,不但在当时吴国不见他例,甚至上溯到西周时期也十分少见。历史上较为流行带“方”字的地名主要见于商代。仅在与宁镇地区毗连的江淮之间,可以征考的就有徐方、虎方、林方、危方、莱方等。因此推测朱方当是商代一个方国地名的“活化石”,并且透露出朱方作为一个古老的方国后来又被吴国兼并的史影。

由此可知,镇江的行政设置,始为“朱方之县”;其建城史可从公元前545年“吴王予庆封朱方之县,以为奉邑”算起,距今2567年。它比江苏多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建城,如南京(前473)、扬州(前486)、苏州(前514)的建城都要早。

今日镇江还有不少地名或单位名沿用“朱方”的名字,如“朱方路”“朱方路小学”“朱方大厦”“朱方花苑”“朱方印社”“朱方置业”“朱方篆刻网”等,皆是寄托对朱方古地名的情思。(刘建国)

责任编辑:阿君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