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镇江新闻 镇江新闻 - 要闻

趁天晴,种粮大户端午抢收忙

2022-06-04 01:07

qs

金山网讯 天高云阔,大地金黄。在一片麦浪之间,远远的,有个人,头戴草帽,双手用力挥舞,背后紧跟着两台高高的收割机。

这个人就是号称“全村之地都被他一人种完了”的陈国法。黑黑的皮肤,沧桑的脸,是个标准的“种田人打扮”。讲话爱用手势,笑意中透着干练精明,50多岁的丹阳陵口镇漕塘村种粮大户陈国法集农民与企业家气质为一体。站在只能容纳一辆收割机通行的田间小路上,他自豪地说:“你所能看到的地方都是我的田。”

到底有多少田?1600亩。“基本上漕塘村的麦田都在我手上”。1600亩是什么概念?“这么说嘛,我家收割完成,镇江的夏收才能算结束。”

这绝非夸张。两台收割机一天能收100亩左右,收完1600亩,需要16天,而镇江的麦收时间也就半个月不到。“为了不拖镇江夏收时间的后腿,我正在跟时间赛跑。”

5月最后一周,陈国法每天往田里跑两趟,查看麦子的成熟度。5月31日早上8:00,两台收割机准时下田,一直到晚上11:00左右收工,中途除了吃饭耽误点时间,基本上每天的收割时长都超过12小时。截至6月3日下午4:00,已经有接近1000亩小麦收割结束。“天气预报6月4日有雨,所以即便今天是端午,我们也没有时间休息,还是计划干到晚上11:00以后。”

联合收割机来回奔波半个小时,就会回到路边,把“吃饱”了的1500公斤麦粒“吐”到路边的敞口四轮拖车上。拖车则直接把麦子拉到几公里外的仓库里烘干。收割机每收割完一个地块,长着“大肚子”的施肥机就会来田里施肥。随后,旋耕机进场,把地翻耕一遍,等待雨水浇灌。

每天都有20来个人、10几辆车在田里奔忙,在田地散而小的江南,陈国法的夏收情景已经可以用“壮观”来形容了。这样的夏收阵仗当然需要雄厚的资金支撑,“每天人工加油钱,基本上要花掉两万元左右”。

最辛苦的还是收割机车手。他们吃住在车上,每天睡觉不到6个小时。采访中间,一辆收割机车手可能“打了盹”,本来收割机“喷头”正对着拖车“吐”麦粒,结果车子后溜,麦粒直接洒在了路上。在众人大声呼喊中,车手才醒悟过来,赶紧调整好位置。辛苦是真的辛苦,回报却也真的丰厚。收割机每亩收费60元,基本上一天就能挣到5000元以上。来自安徽的李师傅提及“薪酬”,总是憨憨地说“满意满意”。

感到满意的还有陈国法,“对今年的产量特别满意”。在市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站的推动下,陈国法今年改种了由市农科院培育的新品种中“镇麦15”。“这个新品种产量高,亩产最高达到了600公斤、最低也有400公斤,仅此一项,1600亩地今年就能多收近8000公斤小麦。”说着,陈国法拔起身边的几株小麦给记者观看。“这个品种的麦穗比其他品种麦穗长一大截,每个麦穗的麦粒有90多个,而其他品种只有30多个。”

陈国法对今年的收购价也很满意。中央高度重视粮食安全,今年小麦的价格是近年来最高的。目前,全市小麦市场收购价格在2.9-3元/公斤(折成标准水分),已超过目前水稻市场收购价格2.8元/公斤。“这又是一笔不小的收益。”

让陈国法满意的还有市农业部门推广的“三调(调播种时间、调播种量、调秸秆还田方式)”“三控(控种子数量、控肥料用量、控农药用量技术)”技术,通过运用新技术,减少肥料和农药用量,每亩节省费用100元左右。仅此一项,就给他节省16万元的成本。

一切都很满意,丰收就在眼前。关键是跟老天爷抢时间,尽快把小麦收上来。在田间采访的两个多小时中,陈国法抽了将近一包烟。“平时抽不了这么多,主要还是紧张。”说话间,一阵凉风吹过,陈国法打了个寒噤,望着天边的云彩出了回神:“风里有雨气了,看来明天是真要下雨……”

端午节没能吃到粽子的陈国法,又打了几个电话,核心内容只有一个,就是要“挑灯夜战”,想尽一切办法,让成熟的小麦颗粒归仓……(记者 胡冰心 王鹏程)摄影 毛小平

qa

扫二维码看丰收视频

责任编辑:邓宇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