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镇江新闻 镇江新闻 - 区域

“兵书记”的民生温度——记江苏省“最美退役军人”丁金平

2022-08-17 03:47

金山网讯  认识丹阳市开发区高楼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丁金平的人都知道,他办公桌上总有一本笔记本。翻开本子,里面满满当当记录着高楼社区亟须解决的大小事情,都是关乎老百姓衣食住行的“大民生”。“要尽自己所能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丁金平把百姓的难事、烦心事记在本子上、刻在心窝里,并将其“一网打尽”。本本为公,账账为民,这一本本“问题清零”笔记记录了高楼的蝶变,也成为“当家人”丁金平责任心和毅力最有力的见证。28年来,他坚持一片“兵心”为人民,用一本本工作笔记,记录家乡巨变、书写忠诚“初心”。

立业为民:走共同富裕之路

丁金平是土生土长的高楼人。从部队退伍后,他选择回乡创业办厂。1994年,高楼村(如今的高楼社区)进行换届选举,村干部和村民们找到丁金平,希望他能够参加选举,带领村民致富。怀揣着“自己的家乡自己建设”的拼搏劲儿,30岁的丁金平成功当选为村支书。而彼时的高楼,一直被贴着“贫困村”标签。

为了带领高楼村脱贫致富,当上村支书的丁金平毅然关闭了自家盈利颇丰的工厂,要“烧三把变通之火”:修路、通水、建厂房。 

缺钱是高楼前行路上最大的“拦路虎”。丁金平为筹集资金,除了向上主动争取、向下发动村民集资外,还四处跑企业、搭桥梁,游说在外经商的社区能人捐款。

正是凭着苦干、实干,高楼如愿修好了路,并成为开发区通上自来水的第一村。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上,丁金平深知,没有大项目就没有大发展,而工业园区是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和产业集聚发展的平台。

1996年,随着高楼境内的沪宁高速公路大泊出口站建设完工,丁金平将目光瞄准了高楼毗邻高速公路出入口这一区位优势,把新建高楼工业园提上了议事日程,启动“筑巢引凤”强工业计划。

丁金平带领社区干部一起建园区、盖厂房。为节约建设成本,他去旧货市场买二手门窗等厂房配套材料,并带头到工地“当小工”。当时工业园建设需要资金120万元,社区却只有70万元不到,丁金平就与施工方商量分期付款;转过身,丁金平又与入驻企业协商,将一年一收的厂房租金提前预收三年,这才让集体经济有了“家底”,让高楼工业加快形成“滚雪球”效应。之后,高楼又新增了4万平方米厂房。

“筑好巢”只为“引凤来”,在招引项目上,丁金平始终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先后成功引进了尊龙光学、彤明高科、金鸿铜材等一批喊得出名字的大企业。到2021年,已有40多家大小企业落户高楼,社区年集体收入达到700多万元,早已达到富裕村标准。

执政为民:民生工程惠民生

对于老百姓来说,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丁金平始终做到情系群众冷暖、心忧百姓疾苦,把为民办实事作为心中的头等大事。

近年来,社区每年用于医疗救助、困难群体帮扶、老年人意外保险、尊老金等民生改善的经费,达到100万元。其中,对全村年满70岁的老人发放尊老补贴,帮助5名年轻党员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办起经济实体,培育远程教育科技示范户2户,指导村民发展养殖业、压塑、铜材加工、眼镜销售、镜片加工等5个致富项目。

此外,根据社区实际财力,丁金平还对社会保障工作进行重点倾斜,在居民的医疗保险、意外保险等方面给予适当补贴并逐年提高标准,组织社区党员与爱心志愿者关心困难群体,重点对社区失独家庭、精神疾病和白血病患者开展“一对一”帮扶。

“没有丁书记,就没有我们一家。”村民杨浩说,自从自己被查出患有白血病,丁金平为他四处奔走募捐35万元治病,之后还帮他找到了工作,让他和家人的生活重见光明。

心中装着老百姓,让村两委得到实实在在的回报。就拿征迁工作来说,辖区内拆迁数百户,拆迁面积达26万平方米,目前安置工作已提前结束,没有一例钉子户。

丁金平主持拆迁工作的那段日子里,一个月的笔记里就记录了几十场会议,并出现了“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这个新名词,这些都是村里乃至全丹阳的“大事记”,因为它让村民一下子成了股民。

2018年,高楼成立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完成农村集体股份制改革,实现了“股权量化、还权于民”,从制度上保障社区居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从2019年开始,社区股民每年分红金额约60万元。

创新为民:“三个一”深耕社区治理

高楼社区连续14年“零上访”,也没有发生一起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这一组“零”数据是丁金平最自豪的事,它擦亮了平安高楼的底色。

“社区没有上访,不代表没有矛盾,关键在于怎么解决。”丁金平说,对于老百姓的合理需求,要尽力满足,把事情做到百姓的心坎上,提升大家居住在高楼的幸福感。

俗话说,发家不置气,置气难发家。这句话放到整个社区也一样,没有稳定作基础,就很难图发展。在丁金平的带领下,高楼社区首创“三个一”社区治理工作法,深耕乡村治理“责任田”,即筑强“一座堡垒”,激发组织活力;织密“一张网格”,促进治理创新;唱响“一台大戏”,引领文明新风,全面构建起以社区党委成员为核心、党小组长为骨干、党员为支撑的密切联系群众的网格。其中,在织密“一张网格”中,丁金平将高楼2300多户居民细化为20个网格,推行“七位一体”(计生、社保、维稳、综治、信访、法治、民生)网格化管理模式,形成社区干部担任网格长,网格长联系党员骨干,党员骨干联系群众的包片包责模式,发挥社区治理重要作用。

为让居民“少跑腿”甚至“不跑腿”,丁金平让“社区党员干部下访”成为一项铁打不动的纪律。他自己经常走村入户,每户人家的情况都了如指掌。“丁书记的个人电话,几乎成了我们专属的12345热线。”今年6月初,新威峰包装厂负责人殷卫东正为仓库一时不够用而发愁,在给丁金平打了电话说明情况后,对方立马允诺协调社区内可用空闲场地供他使用,让他再次对这位“兵书记”竖起大拇指。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丁金平注重选优配强班子队伍,目前高楼村现有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100多名,村两委班子8名成员中就有5名是退役军人。在丁金平的带领下,他们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蹚出了一条退役军人发力新农村治理的新路子。(记者 景泊 通讯员 郭蓓蓓 张闯

责任编辑:龚逍遥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