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软环境” 激活发展“强磁场”
1月14日,在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开幕会上,省委书记信长星就“四敢”发出强音,特别是其中“民企敢闯”的激励,令我省民营企业家倍感振奋。大家纷纷表示,民营企业最不怕的,就是“闯天下”,关键是如何“闯”,怎样“干”,能否高质量“首创”。(新华日报)
市场主体“敢不敢”,很大程度上要看营商环境“优不优”。在营商环境日益成为新一轮核心竞争力的今天,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显得尤为迫切。民营经济的培育壮大,正如一棵树的生长,营商环境就是阳光雨露、水土滋养,一样都不能少,否则就无法成长,难成大树,甚至夭折。
营商环境好,企业信心强,城市发展动力就足。优化营商环境护航企业发展,要让企业得到“真实惠”,更要让企业看到可把握、可依赖的稳定发展预期,建立起克服短期困难、看重长远发展的“真信心”。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经济行稳致远的切入点,开动脑筋出新招、出妙招、出实招,解决各类“老套路”应对不了的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在探索领先性、唯一性、标志性“最优政策”“独创模式”“特色服务”上狠下功夫,力争让每一项举措都成为助攻的“临门一脚”,激励更多企业“敢干敢闯敢投”,坚定迎难而上的决心和信心。要持续推进“群众多跑腿”向“数据多跑路”转变,持续推进“企业找政策”向“政策找企业”转变,持续推进“办事找关系”向“办事找法治”转变,让市场主体放心投资、安心创业、舒心发展。
营商环境是外在发展“热度”、干部作风是内在发展“热源”。干部的作风是最重要的营商环境。同样,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干部作风的“晴雨表”。好的干部作风,是战斗力,是凝聚力,更是推动力。让企业和群众切身感受到营商环境真优化、真方便、真有变化,检验标尺就是衡量政府部门的作风是否转变。要激励各级干部队伍发扬“三牛”精神,释放“不待扬鞭自奋蹄”的最大潜能,打开“同心干、一起拼”的生动局面,,以“敢”的勇气、“闯”的魄力,亮出“拼”的劲头、“干”的行动,全面对标最高最好最优最强,以作风的大转变推动服务的大提升、环境的大优化,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以营商环境之“优”,促经济之“稳”,谋发展之“进”。
历史在奋斗中前进,未来在奋斗中开拓。持续营造一流营商环境,让民企敢干、敢闯、敢投,让更多资本、产业、人才汇聚江苏,江苏的创造力、竞争力必将奔涌激荡,激活高质量发展的“一池春水”。(路梓萌)
责任编辑:张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