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让长三角一体化更加“通透”
1月29日,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会同沪苏浙两省一市大数据管理部门、青吴嘉两区一县政府共同举办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智慧大脑”(一期)上线运行仪式。这意味着全国首个跨省域“智慧大脑”初步建成,支撑示范区一体化制度创新的数据底座初步形成,跨省域公共数据无差别共享机制构建形成。(中国江苏网)
数字赋能,可以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智理”按下快进键。从“十三五”到“十四五”,“高质量一体化”的号角声一次次响起,三省一市携手打开发展的新局面。《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共同打造数字长三角,为数字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指南”。据统计,截至2022年6月底,长三角已累计建成5G基站43万个,约占全国四分之一。长三角组织实施的“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项目1300余项。
“聪明的车”“智慧的路”“无形胜有形的云”,还有更多正在发生的应用场景,构成了“链接”未来的产业图景,也融入三省一市2.3亿多常住人口的生活。行走在长三角三省一市这片土地上,会感受到一体化的进程正在不断前进,奇迹和故事每天都在发生——在这片土地上,户口迁移可以少跑腿、社保卡在多个场景实现“一卡通用”、跨省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覆盖上万家医疗机构……截至2022年7月底,长三角跨省通办的政务服务事项或相关应用场景已达138项。数字化,让长三角的百姓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来自“朋友圈”的福利。
加快数字化变革,是把握机遇、赢得未来的战略选择,更是催生新动能、增创新优势的关键之举。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如今,全国首个跨省域“智慧大脑”,在规划管理、生态环保、项目管理、公共信用、政务服务、产业经济等六大跨域一体化应用场景已有力支撑了示范区业务工作开展。人们在“小屏幕”里看到“大智慧”的同时,也让“跨圈”“破界”后的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壁垒越发通透,城与城、人与人的距离不断缩小。
“因数字而变,因数字而兴。”数字一体化彰显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无穷的创新活力,相信随着“智慧大脑”的建成,数字技术场景创新从“多点开花”到“集中连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将向更高质量、更广领域、更深层次迈进。(伍智景)
责任编辑:华筱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