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镇江新闻 镇江舆情 金山热评

以“科技强”保障“粮”稳“食”足

2023-05-16 10:35

粮食足,天下安。保障粮食安全始终是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国中到江苏调研。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更加重视藏粮于技,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实落地,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坚决守牢18亿亩耕地红线,累计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总产量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2022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要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抓紧制定实施方案。”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需要聚焦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需要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更重要的是实现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一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和消费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状况还未得到根本改变,要解决好这些问题,从根子上扭转,需要大力促进农业科技创新。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凡是乡村振兴,必有科技支撑。科技创新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当前,我国农业领域还面临许多“卡脖子”技术难题,亟需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解决好这些问题,就要强化农业科技技术研究,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和基础研究设施建设,推动更多高校、科研院所实现农业领域的原始创新。就要遵循农业科技规律,聚力攻关农业“卡脖子”技术,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补齐短板弱项。就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整合资源力量,健全创新体系,支持创新平台和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产学研协同攻关,提高农业科技整体效能。就要聚焦粮油、畜禽水产等重点领域突破新品种新技术,提升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小农户数量众多一直是我国基本国情,《如何发挥好农业装备在农业强国中的支撑作用》文章中提到,当前全国2.07亿农户户均经营规模不足10亩,规模农业经营户只占1.92%,同时,年轻化率低、学历低也是农业从业人员的主要特征,35岁及以下的占比不到20%,小学、初中教育程度占85.4%。必须把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科技技能摆在突出位置,注重技能培训,做好面向千家万户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使用,助力小农户走上现代农业发展轨道。注重健全基层培训公益性服务功能,稳定队伍、完善机制、激发活力。注重培训壮大社会化农业科技服务主体,创新模式、注重实效,打通科技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

农民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农村高质量发展的主体,只有不断提高农民队伍整体素质,才能不断在提升科技实力上充满强劲动力。要继续推动科技下乡服务活动,改变农民长期以来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作业状况,让科技为农业发展多弯身、多跑路。要切实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让农民种粮确实能够得到实惠,充分激发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要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让农业发展处处嵌入科技,以强大的科技引领推动更高质量的农业发展。

手有余粮,心里不慌。让农业发展始终牵住科技“牛鼻子”,以“科技强”推动实现“粮”稳“食”足。(刘兆龙)

责任编辑:葛钰璐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