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桥与扬中精神
文/范永红
扬中,是万里长江中的第二大岛。由太平洲、中心沙、西沙岛、雷公岛四个沙洲组成。北面与扬州、泰州隔江相望,南面与镇江、常州一衣带水。
扬中,是一座江水孕育的千年岛城。岛外江水环绕,岛上河流密布,出门便是河,出县便是江。扁舟天堑渡,浪激客心焦。对岸百弓地,隔江千里遥。扬中人曾只能依靠舟楫与外界交往,一旦遇上大风和下雾,往往几天封航停渡。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经常外出的供销员人人都有一段辛酸“交通史”。薛桂兰吃尽了没有大桥之苦,她是三个小孩的母亲,又是开关厂的采购员,经常到上海采购,为了抓紧时间把工作干好,又要想回来照顾好家庭,照顾好小孩,出差的时候尽量早一点走,争取第一天出差第二天回来,但是有时候到了江边下大雾,过不了江,有时候回来的时候起台风又过不了江,这样无形当中要在外面多等一天,甚至两天。
多少年,多少代,备受隔江之苦的扬中人无比期盼天堑变通途。怎么办?敢闯敢拼、敢想敢干的扬中人决定自掏腰包集资建跨江大桥。一个陆地面积仅有228平方公里的江中小岛自筹资金建设长江大桥,这是全国首例。
30年后的今天,人们对捐款情况仍历历在目:捐款的单位和个人达10万人次,总金额高达1200多万元,其中捐款最多的个人达到10.8万元。联合镇养路工王承鑫,月工资不过100多元,每月领取工资后的第2天,都会风雨无阻地前往大桥筹委办捐款6元,直至大桥通车。扬中市民徐子礼保存着1991年1月颁发的捐款荣誉证书。要知道当时捐款数达到500元,筹委办才会颁发荣誉证书。徐子礼是一名瓦匠,当时1天的工钱20元,他捐出了近1个月的辛苦钱。
从出行看天、过江靠渡,到南桥北渡,扬中一桥是一座由扬中人集资建造的大桥,全长 1172米,宽15米,共有30个墩台,总投资1.62亿元。该桥于1992年5月正式开工,1994年10月建成通车。扬中一桥的建成结束了江苏扬中岛与外界无桥相连的历史。
扬中市委原书记陆朝银无限深情、无比自豪地总结道:“扬中一桥是万里长江上首家由地方集资建造的跨江大桥,不仅打破了扬中千年孤岛的封闭落后的历史,更展现了扬中人万众一心、无私奉献的精神风采,是上善若水、自强不息的扬中精神的真实写照。”
时光荏苒,沧海桑田。如今,30万扬中人把这228平方公里的小岛打造得如诗如画。扬中是首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扬中120公里的环岛公路,在江水与天际之间,画了一个不规则的圆。一边是滔滔江水,一边是世外桃源。伺机而动的洪水,被阻隔在堤外,生机勃勃的绿色,蔓延整座岛城。这条给人安全感的生命线,带来的是稳稳的幸福。
一岛五桥,构成了扬中的新地标。一排排、一幢幢风格别致的小别墅,是扬中最亮丽的名片,谁能想到这些小楼内住着的大都是农民。而且家家户户都用上了管道燃气,就连偏远的农户也用上了洁净的罐装液化气。横贯全岛的扬中大道串起一个个生机勃发的小城镇,呈现出城乡一体化、整岛城市化的独特风采。今日的扬中以中国第一个生态示范区的面貌向我们展示着它那世外桃源般的新农村景象。
在发展经济上,扬中人注重借势、造势、顺势。扬中一桥的建成通车,体现了扬中人民自力更生、众志成桥的精神,有桥梁的助力,扬中精神成为加快扬中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扬中一桥这座丰碑,正激励扬中人民在二十一世纪创造更加辉煌的成绩与成就。
“跑遍千山万水,走进千家万户,说上千言万语,吃尽千辛万苦”用这“四千四万”总结扬中精神最为合适不过了。大桥建好后,扬中人依然秉承祖辈拓荒者“敢闯敢拼,自强不息” 的精神,成功实现了由传统鱼米之乡向现代工业化强市的跨越,闯出了一条“藏富于民、民富市盛”的扬中发展之路。扬中多次跻身全国百强,2006年这个县级市,率先基本实现全面小康,2015年位列“全国县域经济最具创新力50强”第一名,同时位列“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24名。
扬中人走出江岛闯世界,首创“供销员经济”发展模式,一跃成为江苏民富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当前,扬中已拥有工程电气、新能源、临港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规模已突破1000亿元。同时,重点规划建设兴隆、八桥、西来桥三个作业区,重点规划建设现代物流集聚区、临港物流园区等集聚区。目前已成功引进新韩通重工、圣灏通用码头、和润集团等一批重大项目。依靠科技引领,从扬中制造走向扬中“智造”。
在文化建设上,扬中力争做到文化与经济并行。2002年,扬中就成为华东地区唯一的“全国诗词之乡”,2015年扬中河豚食俗、笛箫制作被正式列入江苏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扬中过去没有博物馆,2020年9月28日,感谢陈履生先生用自己的努力来弥补这样的缺憾,让家乡人民能了解我们伟大民族的伟大创造。陈履生博物馆,以竹为建筑立面,以江南烟雨和山水为设计灵感。徜徉其间,美轮美奂,流连忘返。
特别感谢:扬中博物馆陆尊馆长提供与扬中一桥相关极有价值的史料。
责任编辑:阿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