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镇江新闻 镇江舆情 金山热评

让“北京中轴线”成为世界遗产保护的“杰作”

2024-07-28 11:33

当地时间2024年7月27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

北京中轴线是中国仅存的一条古都中轴线,代表了北京历史文化的光辉形象。北京中轴线展现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传统,见证了北京城市的发展演变,是体现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重要标识。它保留了古代中轴线上的基本格局,也形成了新的时代特点,见证了北京城市的发展演变。北京中轴线所体现的中国传统都城规划理论和“中”“和”哲学思想,为世界城市规划史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古代建筑已经成为承载历史文化、传递民族精神品格的重要物质见证和空间场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申遗成功是新的起点,中国将切实履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在文物建筑保护修缮、应对自然灾害影响、鼓励社区居民参与、科学引导旅游发展、提高阐释展示能力等方面持续发力,确保“北京中轴线”得到妥善保护传承。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如何做好建筑文化遗产的相关保护和利用工作,始终是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我们要让“北京中轴线”成为世界遗产保护的“杰作”。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不仅为北京增添了一张世界级的文化名片,更为全球文化交流互鉴搭建了新的平台。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代表着人们心底化不开的乡愁。2021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就出台了《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要求在发展中保持老城格局尺度。不破坏老城区传统格局和街巷肌理,不随意拉直拓宽道路,不修大马路、建大广场。鼓励采用“绣花”功夫,对旧厂区、旧商业区、旧居住区等进行修补、织补式更新,严格控制建筑高度,最大限度保留老城区具有特色的格局和肌理。我们要处理好城市更新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把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与历史肌理、历史街巷、空间尺度和景观环境、历史文脉统一起来,建章立制落实保护,精细修缮活化利用,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北京中轴线蕴含着丰富的文物和文化遗产,更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和血脉。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保护古街不仅在于保护古建筑,也是在守护城市的文化根脉。一方面需要总结历史教训,努力保护尚存的建筑文化遗产,另一方面也要探索保护的模式、机制,研究保护技术及工艺。我们要坚持使用与保护相结合,在使用中保护。严格控制大规模搬迁。不大规模、强制性搬迁居民,不改变社会结构,不割断人、地和文化的关系。

守护“城市之魂”,传承历史文脉。让我们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不断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中汲取智慧力量,定能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周雄)

责任编辑:王含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