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激发新动能 创新合作攀新高——2024年高校院所走进镇江产学研合作大会侧记
金山网讯 又逢一年盛会,又是成果丰硕。8月3日,2024年高校院所走进镇江产学研合作大会召开。今年已是镇江第五次举办高校院所走进镇江产学研合作大会,和当天火热的天气一样,全市创新的热浪奔流劲涌。来自全国60多家高校院所的专家学者走进镇江,生动展现“政产学研金服”各方共塑产业新动能、共培新质生产力的美好场景。
累累硕果 从“书架”走向“货架”
主会场外,一块块展牌展示着近年来镇江在校企合作、创新发展方面取得的成绩。高强度碳纤维研发、食用菌智能化栽培系统研发、低损耗高带宽高密度柔性光波导组件研发……一项项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从“书架”走向“货架”,既是对过去成绩的总结,更预示了未来充满希望。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我们未来发展的内生动力。”冈田智能(江苏)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夏康俊说,自己是带着问题来参加此次活动的,针对企业在创新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希望能面对面与专家学者沟通。
夏康俊表示,有了高校院所助力,企业在研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会更加容易解决,为企业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我们也和南京理工大学初步达成了合作协议,利用南理工的数据保障,为企业对后期批量生产、产业化的发展提供助力。”他说,过去与科研院所合作过程中,不少科研成果成功转化落地,期待未来更多研究创新能从“书架”走向“货架”。
同样提及从“书架”走向“货架”的,还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祝世宁。对于如何将高校院所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产业、变为市场需求,他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拿到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后,祝世宁决定和团队再往前“多走一步”,在政府支持下,搭建了公共研发平台,不但解决了团队成果转化问题,也为国家在行业领域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祝世宁说,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改造传统企业、发展新兴产业都十分重要,镇江市政府抓住了这样一个契机,对于镇江的未来他十分期待。他也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全市共同努力,更要增强沟通交流,积极吸收外部先进经验。
现场对接 助力高质量发展
会场内,重点创新成果推介获得阵阵掌声,会场外,对接会也是热闹非凡。300余家科技型企业技术负责人带着需求前来,现场问师,寻求解决之道,共商发展之策。高校院所研究团队也带着新鲜出炉的研究成果,为企业解决问题的同时,期待成果转化落地。
“政府搭台,企业与高校现场交流,后续达成产学研深度合作,这样的模式很好。”江苏通灵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姚圣杰告诉记者,每次产学研合作大会他都积极参加,通过这一平台,企业与一些高校达成合作,研究取得了良好进展。此次大会上,高校发布的一些前沿技术如储能技术、新材料相关课题等研究让姚圣杰很感兴趣,他表示会后会与高校进一步洽谈对接,希望能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来自南京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专家团队围绕“超重力场气固分离技术”“石英颗粒高温储热卡诺电池”“准固态水锌离子电池技术”等7个创新成果进行推介。索普集团、鼎胜新材、孚能科技等企业结合当前项目实施、后期创新谋划等情况进行交流。
南京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朱玉松说:“我们希望能够与镇江的新能源项目进行深入合作,与余热利用、电解水制氢、新能源开发等方面的企业通力合作,把我们高校的成果带到企业,然后转换成生产力,提高镇江市在新能源领域的竞争力。”
厚植土壤 培育新质生产力
通过大会,镇江创新合作的“朋友圈”越来越广。镇江已与全国160余家高校院所建立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促成各类产学研合作2200项、惠及企业4000余家(次)。
通过大会,全市攻关突破的技术难题越来越多。一大批产学研联合攻关项目、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签约实施,校企合作解决的企业重大技术需求“揭榜挂帅”项目88项,有力支撑重点产业做优做特。
通过大会,镇江产学研合作的影响力逐步显现。省内外高校院所来镇对接洽谈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涵和外延持续拓展,覆盖技术攻关、平台共建、科技招商、人才引进等领域。
市科技局局长肖敬东表示,产学研对接合作一直是科技部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服务企业技术攻关和高校成果转化应用最有效的抓手。他希望通过持续打造镇江系列产学研活动品牌,加快融入区域协同创新发展大局,着力打通“政产学研金服”链条,推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强市部署落地见效,加快打造在特色领域有竞争力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地、科技创新策源地、产业发展新高地,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科创企业更离不开政策资金的扶持和托举。镇江农商银行此次为江苏运达精密零部件有限公司授信的4500万元,主要用于企业设备更新及新产品研发,助力企业在科技创新领域不断发展。镇江农商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戴新铭表示,将加强对科技型企业支持,赋能新质生产力,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876”创新引领工程,聚焦21个重点产业方向,紧抓人民银行货币信贷政策及财政贴息科技创新型企业契机,将更多金融“活水”输送至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让更多信贷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倾斜,确保各项政策红利精准高效直达。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镇江市分公司副总经理王锦霞介绍,针对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公司建立了一整套、全覆盖的科技保险产品体系,服务科技产业高端化升级、集群化发展、数智化赋能等“六大领域”,提供包括科技研发保险、成果转化保险等一系列新产品。
创新有活力,发展有动力。聚焦产学研合作,镇江挽起高校院所、企业等各方之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矢志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力护航“创新之花”结出一批批“产业之果”,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记者 单杉 陶立波 陈志奎 通讯员 许开飞 应东昊)
专家声音
携手同行 聚力“向新”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祝世宁:让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
镇江在今年启动实施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传统产业焕新的“876”创新引领工程。希望镇江把握好科教资源丰富、产业基础扎实的优势,充分挖掘江苏高校特别是在镇高校的创新潜能,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在政府层面,要加强引导,加速产学研深度融合,鼓励产学研单位围绕重点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开展联合攻关,让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江苏大学党委书记李洪波:为新质生产力注入源头活水
本次大会上,江苏大学概念验证中心正式揭牌。该中心将紧密围绕江苏省“1650”产业体系和镇江市制造业“四群八链”战略布局,开展系列前瞻性与实效性并重的概念验证工作,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技术可行性研究、原型制造、性能测试、中试熟化等验证服务,加速挖掘和释放科研成果市场应用价值,为镇江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源头活水。
丹阳慧创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汪待发:校企携手 实现从0到1的突破
此次大会上,慧创医疗和北京理工大学就光电精神状态评估系统项目进行签约。为突破精神障碍临床就诊率低、识别率低、有效治疗率低的行业难题,我们与北京理工大学合作开发了大脑光电信息联合采集与智能分析技术,能够快捷精准评估个体的精神健康状态,可辅助医务人员进行标准化诊断和疗效追踪。该项目研发的光电抑郁障碍诊断仪有望申请国内首个抑郁障碍诊断三类医疗器械许可证,实现该领域从0到1的突破。
南京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朱玉松:助力打造新能源产业新高地
新能源产业是镇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发力点,本次大会我们带来了锌离子电池、电解水制氢、相变储能等7个创新成果,并在现场与索普集团、鼎胜新材、孚能科技等镇江本土企业进行了深度交流。希望能够对接镇江的一些新能源项目,把高校的科技创新成果带到企业、转化成实际生产力,深度融入镇江的新能源产业链,助力镇江打造新能源产业新高地。
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建龙:期待项目能够落地镇江
我们团队研发的超高精度智能感知系统平台获得了本次科技创业大赛智能制造专项赛的二等奖。通过这次比赛,我们感受到了镇江对科技发展的支持、对科技人才的重视。本次大会搭建了一个非常好的沟通交流平台,借着这次机会,我们也在考察镇江的产业配套、人才供给以及政策支持情况,如果条件都合适的话,希望能够把项目在镇江进行落地。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镇江市分公司副总经理 王锦霞:为科技创新全过程提供保障
科技保险覆盖了科技创新的全过程,为科技活动主体面对在研发和成果转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提供保障。镇江人保财险针对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提供包括科技研发保险、成果转化保险、专精特新保险等一系列产品,以满足不同企业在科技创新过程中的保险需求。下一步,公司将聚焦产业科技创新,完善科技保险产品体系、优化科技保险服务、深化科技产业链协同,以高质量保险服务助力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为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贡献保险力量。
(陶立波 单杉 整理)
责任编辑:龚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