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良好教育筑牢民族复兴之基
9月1日出版的第17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9月1日《人民日报》)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古人云:“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今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之江小学的学生们回信,希望同学们树立远大志向,珍惜美好时光,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争做爱党爱国、自立自强、奋发向上的新时代好少年,努力成长为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这封信与此次的这篇文章,包涵的信息量非常大,值得我们深入学习。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对正处于人生“拔节孕穗期”的青少年来说,扣好第一粒扣子尤为重要。我们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位。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立德为先,修身为本,这是人才成长的基本逻辑。要坚持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品德润身、公德善心、大德铸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教育家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用好生活这个“课堂”。一些地方的探索实践表明,学校教育远不止于“我在上面说,你在下面听”一种模式,课堂也远不只是教室里面的几十分钟。着眼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孩子认知特点出发,课堂可以无处不在,教育可以随时发生。在云南宣威一所小学,上百亩劳动教育基地成了热火朝天的“课堂”,一堂堂田间劳动课、户外美术课、情境语文课带给孩子们的不只是新知,更有对粮食的珍惜、对生命的关爱、对艺术的感悟以及在劳动中磨炼的勤劳品格、形成的团队意识。
要教育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时光,心无旁骛求知问学,在学习中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进。同时,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全面发展,要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
千秋伟业,人才为先。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我们要以良好教育筑牢民族复兴之基。新征程上,继续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就能用优质教育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供更多源头活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撑。(金胜)
责任编辑:董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