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京揽才,让“第一资源”成为“第一优势”
政以才立,业以才兴。10月26日,2024年度江苏高校毕业生、高层次人才、高质量项目、高价值资本“四对接”活动分设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两场专场招聘会举行,吸引京津冀地区多所高校应届毕业生前来求职,在北京高校学子和“人才圈”引发高度关注。
人才是第一资源,今天的人才就是明天的创新、未来的财富。江苏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联合13个设区市相关部门,携176家用人单位带去8300个优质岗位,体现了对人才的高度重视,表露表露揽才爱才拳拳之心。扬州市对引进人才给予每月4000元租房补贴和30万元购房补贴,申请“绿扬金凤计划”还能获得最高150万元支持;镇江首次把优选生岗位带到“四对接”活动上,拿出事业单位和国企岗位,无需笔试,只需综合评价和面试;南通市11家企事业单位参会,共提供680个高薪岗位,最高年薪达150万元……诚意满格、待遇顶格,从住房、薪资、编制等切身利益着手,解决来苏人才的“后顾之忧”,全力打造苏式“聚宝盆”,确保人才引进来、留得住、用得好。
谁留住人才,也就赢得了未来。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通过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其中,更高素质的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当前,江苏正在加快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对高端人才需求十分旺盛。作为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带来了“集萃研究员计划”和“集萃博士”人才政策,给予30万元人才资助、60万元和120万元的经费支持;作为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战略平台,苏州实验室成为不少青年才俊求职的热门选项……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一蹴而就”,而要立足于长远发展,紫金山实验室、苏州实验室、中国电科十四所等科研院所着眼于新兴领域,加强基础研究,注重从源头和底层攻克关键技术,为广大来苏人才提供条件优渥的基础研发岗位,使他们安心研究、潜心创新,让优秀人才向“新”而聚,为跑赢创新发展“新赛道”夯实坚实底座。
“茂材”需“沃土”,“良禽”择“良木”。进京揽才既是欢迎外地各种高科技人才,也充分重视本地的优秀人才,既是着眼于当前亟需的短缺人才,也是用战略眼光投资未来。广大青年毕业生既是裨益创新的人才,又对人口增长有莫大推动作用。一个毕业生来苏就业、安居,将来生了小孩、把父母接过来,最初引来的是“1”,对城市人口的带动作用却可能是“N”,其倍增效应不容小觑。进京揽才是一次人才与发展的“双向奔赴”,也是一次现在与未来的“激情碰撞”。
事业因人才而兴,人才因事业而聚。进京揽才以识才的慧眼、育才的用心、留才的诚心,将一个个优秀人才聚集在一起,全身心投入到科研生产一线,为江苏高质量发展挥洒汗水、贡献智慧。(江风)
责任编辑:臧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