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在“向下”中“向上”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以“七个聚焦”“三个更加注重”指明了改革的重难点和方法论。广大党员干部要做好做足“向下”功夫,开辟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向上”前景。
“身子”向下,“路子”向上。改革犹如登山,是攀登之路、向上之路,但路径方法在于“身子”向下。原因在于,既然要打破“舒适圈”,就要向下寻求最大“利益圈”。《决定》的起草历时7个月调查研究,吸取了基层各方面提出的1911条修改意见,才能“由下而上”,在顶层设计上把系统文章做足。此外,《决定》强调“改革为了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点明改革要“目中有人”,即从群众切身利益出发,围绕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痛难点靶向施策。因此,《决定》的落实离不开广大党员干部善于找到改革的“切入点”,“身子”向下紧贴基层思考、共情、发力,让“改革红利”落实到最广大人民群众身上。
“步子”向下,“法子”向上。《决定》中的“三个更加注重”之一是“更加注重突出重点”,说明改革一方面要“全面对标”,对规定任务不打折扣,另一方面要“点面结合”,立足实际合理定位,不搞“上下一般粗”。譬如,《决定》提出“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而落实这一战略举措不能“一哄而上”,而要“因地制宜”,也就是找准自身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具体定位,结合本地区发展潜能和比较优势创造性落实文件,积极“探路”,打好“特色牌”。故而,各战线的党员干部必须一边“步子”向下解决疑难杂症、探索最佳实践,一边“法子”向上推动具体落实中的创新做法成为上级部门擘画改革的源头活水。
“担子”向下,“台子”向上。改革最终为了“人”,更要依靠“人”。如果说中国式现代化明确了“过河”的任务,《决定》提出了“桥”和“船”的解法,那么接下来就需要“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一方面,广大党员干部要勇于自我加压,面对交织叠加的矛盾问题,身临改革“深水区”,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不断细化《决定》的顶层设计在基层地方具体落实的“颗粒度”。另一方面,有压力更要有动力,要让向纵深推进改革成为党员干部大显身手的广阔平台。《决定》强调要“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就是为了破除广大党员干部“偏向虎山行”的顾虑,让真正敢闯、敢冒、敢干的干部脱颖而出。
上欲登高山之巅,下必涉改革之险。放低身段、迈出脚步、压下担子,应是当代党员干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蓬勃向上的深刻理解和实际践行。(戴薛甜 王玉龙)
责任编辑:王雪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