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新闻 本地专题 奋力交好“镇江很有前途”时代答卷 时代答卷

丹徒:长江与运河交汇点上的璀璨明珠

构筑宜居宜业幸福城 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2024-12-11 17:13

摘要:万里长江浩浩汤汤,千年运河蜿蜒不绝,二者交汇,形成中国最大的黄金十字水道。古邑丹徒,坐拥两大水脉,孕育一方文明,缔造人间无数奇迹,先后入选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全国百强新城区,位列中国生活品质百优县市第38位。

金山网讯 万里长江浩浩汤汤,千年运河蜿蜒不绝,二者交汇,形成中国最大的黄金十字水道。古邑丹徒,坐拥两大水脉,孕育一方文明,缔造人间无数奇迹,先后入选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全国百强新城区,位列中国生活品质百优县市第38位。

2024时代答卷-双联版-丹徒-0_s

感知丹徒,要读懂她的城与乡。作为上海和南京两大都市圈经济辐射的叠加区域,这里既有繁华的城市,又有广袤的农村。城市发展坚持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和谐布局,致力打造宜居宜业现代化新城;乡村建设坚持城乡一体化推进,有力有效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壮丽画卷正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徐徐展开。

2024时代答卷-双联版-丹徒-1_s

“城”势而上,城市肌理丰富

97%的自动化占比,309台机器人同步协作……走进北汽蓝谷麦格纳生产基地,生产线上一派繁忙,随着今年第5万台极狐整车正式下线,该基地年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并成为丹徒区首个“百亿级”制造业企业。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根基。近年来,丹徒区通过延链补链强链,不断发展壮大产业集群、传统产业提质升级、新兴产业链式发展,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积势蓄能。坚持以“项目为王”,集中力量抓项目、集聚资源推项目、集合政策促项目,点燃项目“引擎”,构筑经济发展硬支撑。10年来,累计实施重点项目200余个,项目规模近1000亿元,156个项目已竣工投产。从2013年至今,该区成功申报各级专精特新企业56家,此外,应税销售从2013年的373亿元到2023年的569.8亿元,增长52.8%;亿元企业从45家增至70家。

民生是城市建设的根本。近十年来,丹徒区立足现代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全力保障重大交通工程项目的实施,连镇铁路丹徒段、五峰山过江通道及南北公路接线、丹徒站等重大项目的竣工通车,打通了交通大动脉。城西公园、人防应急避难场所、长山中路、茅以升路南延等一批城市更新项目不断提升着区域承载力、竞争力、吸引力,让城乡环境更靓丽、居民生活更舒适。共完成了6100余套、63余万平方米的棚改(拆迁)安置房交付,有效解决了群众的住房问题。城镇新建绿色建筑比例达到100%,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50%,新建成品住房比例达60%,新增人防工程100万平方米。住建领域基本公共服务“由表及里”、从城市到乡村实现全面提质扩容。

织密基本民生“保障网”。兜住群众“稳稳的幸福”,丹徒民政聚焦弱有所扶、老有颐养、幼有所护、残有所助,着力构建制度健全完善、运行高效顺畅、服务便民惠民、保障有力有效的社会救助体系。十年来,该区基本民生保障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基本民生保障标准不断提高。2024年城乡低保标准为每人每月875元,比2014年增长了63%;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标准不低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3倍;社会散居孤儿标准为每人每月2475元,是2014年标准的1.6倍。

聚焦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该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地位不动摇,以高质量发展为指针,以教育现代化为主题,以队伍建设为保障,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2023年创成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2024年接受了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现场评估,申报了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市、区),更好地实现了幼有所育、学有所教。

丹徒是一座新城,当前发展阶段正由增量建设为主向存量提质为主转变,为此,区委、区政府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根”和“魂”,积极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快补齐短板,丰富城市肌理,持续改善民生福祉,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24时代答卷-双联版-丹徒-3_b

“乡”美而行,故乡记忆重塑

丹徒是县改区,乡村广阔,农业繁荣。一直以来,围绕城乡一体化蓝图,该区对农村的人、财、物、地、产、景、文等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建设、配置、管理、营销,不断重塑乡村功能、激活村庄经营、唤醒沉睡资源,新农村建设一路走来,美不胜收。

农业根基更加稳固。稳面积提产能,守牢耕地红线,累计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30.83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17.42万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9万亩以上,总产稳定超13万吨。稳质量强技术,高产优质品种覆盖率超98%;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超96%,创成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稳供给保安全,拥有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2家,全区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71.52%,创成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区。

农业经营更有奔头。做强主体,累计引育农业龙头企业55家、休闲农业经营主体191家、网上营销主体701家,各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94家、各级示范家庭农场195家,带动周边农民就地就业。做长链条,围绕优质粮油、高效园艺、特种养殖、休闲观光、农产品深加工五个方向,累计投资超20亿元,实施农业农村重大项目42个,41个项目已基本完成。做优品牌,针对“长山剑毫”“墅山”、“红美人”柑橘、宝堰甲鱼、“恒顺”等特色品牌,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影响力、竞争力;世业镇、敖毅村、高桥村先后创成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村。

农民农村更加富足。巩固脱贫成果,全区43个经济薄弱村全部摘帽,1585户3196人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稳定脱贫,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壮大集体经济,实施乡村振兴“书记领航”强村项目,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2023年,全区88个行政村(涉农社区)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超过170万元,同比增长26.4%,增速全市第一。促进农民增收,实施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实现休闲农业综合收入4.81亿元、同比增长9%,农产品网上销售额达12.38亿元、同比增长5.1%。

发展活力更加迸发。坚持人才引领,成立丹徒“新农人”发展联盟,全区优秀“新农人”达43人;创成省级科技小院1个;沼液水肥一体化利用模式和小型生产线有机肥产销模式在全省推广。坚持改革撬动,以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为主线,深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改革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荣炳园区高庄村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全面完成“政经分离”管理改革和88个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坚持开放发展,助力本地农产品走出去,技术引进来。

2024时代答卷-双联版-丹徒-6_s

乡村魅力更加彰显。环境整治水平提升,累计新改建农村户厕10285户,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9.6%。积极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创成省级生态宜居美丽示范镇1个、省级生态宜居美丽示范村11个,省级美丽乡村10个,省三星级康居乡村16个。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拓展延伸,提档升级农村公路406公里、生命防护工程近千公里,改造桥梁33座。全区行政村双车道四级公路覆盖率、农村公路三类及以上桥梁比例、规划发展村庄等级公路通达率均100%。83个行政村实现公交全覆盖,并保持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5A级水平,创成“城乡公交一体化”省级达标区。公共服务水平提升,村级“15分钟医保服务圈”实现全覆盖。村便民服务站实现自助服务端全覆盖,农家书屋全面普及,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和互助睦邻点建设稳步推进。

恒有初心者,岁月不负,时光不欺。面向未来,长三角一体化、宁镇扬一体化等重大战略交汇叠加,丹徒将把战略机遇转化为行动成效,把资源禀赋转化为发展胜势,加快提升城乡融合发展黏合度、互补性,让城市更宜居、乡村更靓丽。(崔宁华 徒宣)

责任编辑:华筱婷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