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镇江新闻 镇江新闻 - 社会

“奋力交好‘镇江很有前途’时代答卷”主题报道在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2024-12-17 08:24

金山网讯 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期间,寄语“镇江很有前途”。

答卷路上,镇江坚定不移地实施产业强市战略,努力打造长三角科技创新产业创新重要节点城市。镇江注重民生改善,深入推进健康城市建设,优化养老服务,发展慈善事业,不断提升群众的生活质量和获得感。镇江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聚焦基层群众关切,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生根,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镇江提供坚强保障。

聚力产业强市,精心绘就发展蓝图

2024年接近尾声,北汽蓝谷麦格纳汽车有限公司的生产也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车间内一片繁忙景象。

北汽蓝谷麦格纳汽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李昆说,扎根镇江十年,北汽蓝谷麦格纳以总书记的嘱托为指引,深耕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了产值从零到百亿的跨越。今年以来,公司更是紧扣市场脉搏,不断提升产能效率。进入四季度,单日产量攀升至330辆,月产量连续三个月突破8000辆,年度产值首次突破百亿。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镇江时,深情寄语‘镇江很有前途’。牢记谆谆嘱托,镇江坚定不移实施产业强市战略,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全力打造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特色产业集群,建设长三角科技创新产业创新重要节点城市。”市发改委主任谈沁磊说,尤其是今年以来,镇江突出创新引领产业强市、“园区建设提升年”、项目招引建设攻坚行动等重点工作,努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为产业发展提供硬支撑。

当前,发改部门正在谋划新一年产业发展。谈沁磊介绍,2025年镇江市将以改革创新为主攻点、以产业转型为突破点,聚焦低空经济、氢能与新型储能、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加快布局,构建集源头创新、成果转化、产品开发、场景应用于一体的培育体系;久久为功打造“四群八链”产业体系,重点围绕八大新兴产业做大规模、做出特色;紧扣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围绕冶金、眼镜、食品、建材、化工、汽车零部件等6个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推动产品附加值、技术含量和市场占有率“三个同步提升”。“我们将进一步推动产业向高端攀升、向规模集聚,持续筑牢发展根基,进一步优化发展质态,聚力产业强市蓄能成势。”

“企业发展离不开政府大力支持。”李昆表示,今年4月,丹徒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联盟成立,作为主席单位,北汽蓝谷麦格纳承担着更多的责任和使命。今后,企业将加快自身发展,通过坚定实施上量战略,提升引链强链龙头企业的吸引力价值,也将进一步推动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加速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助力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创新服务模式,打造民生改善样本

牢记“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镇江卫生健康系统深入推进健康镇江建设,不断增进群众健康福祉。

社区卫生服务是医疗卫生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我们始终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全力守护好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黎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栾立敏说。近年来,中心不断提升卫生服务能力。在黎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群众不但可以获得三甲医院专家“下沉”的服务,还可以签约“家庭医生”,每年只花20元便可享受免挂号费在慢病门诊就诊的福利。栾立敏表示,黎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持续加强康复医学科建设、推进家医首诊签约服务,力争3-5年将辖区内首诊率提高到75%以上,社区卫生资源利用率及慢病治疗管理率均提高到90%以上,为建立“首诊在社区、转诊进医院、康复回社区、健康进家庭”的就医格局继续探索。

眼下,镇江市居家适老化改造正在有条不紊进行。润州区民政局养老服务科负责人林琳一直在跟进这项惠民举措。“一老一小,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无数普通家庭的‘痛点’和‘堵点’。”林琳说,从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到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菜单式”居家适老化改造行动,从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到针对市区户籍分散供养的特困人员、低保对象、重点优抚对象、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对象等六类特殊困难群体的“慈善助餐”,镇江在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方面,十年成绩亮眼。“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我们将继续围绕老年人福祉,广泛凝聚建设老年友好社会环境的共识与合力,让夕阳更美,让晚年心安。”

镇江是充满慈善情怀的仁义之城。近年来,随着慈善事业的快速发展,社区慈善、全民慈善蔚然成风。“慈善事业是党领导下的崇高事业,是实施第三次分配、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对助力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市慈善总会工作人员朱庆庆表示,由过去的“大水漫灌”到现在的“精准滴灌”,由应急式的实物救助向“授之以渔”式的标本兼治转变,由单纯依靠慈善组织服务转向各级党政组织统领、各方资源集聚,“可以说,进入新时代,‘大爱镇江’有了更丰富的时代内涵、更鲜明的奋斗指向,镇江慈善事业在守正创新中奋勇前行,全民慈善新格局正在形成”。

“这些年来,不管是衣食住行、柴米油盐,还是医疗保障、健康养老,政府部门的便民服务越来越贴心。”市民韦红梅需要长期在外地看病,对于医保政策,她一直非常关注。“好多年前我到上海看病,那时候自己到外地看病能报销的费用很少。今年我被确诊胰腺癌,在江大附院办理了门诊特病登记,后来在上海的医院做了手术。在去上海之前,我先打了医保服务热线12393咨询,没想到接线员叫我把身份证号码报给她,就直接帮我办理了临时异地就医备案,在上海出院可以直接刷卡结算。”韦红梅感慨,“医保给我支付了7万多元,相当于报了近90%的费用,虽然我身体不太好,但我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

全面从严治党,聚焦基层群众关切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提出全面从严治党。“纪检监察机关作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力量,坚决扛起‘两个维护’重大政治责任,始终紧盯国之大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镇江不折不扣落实见效。”市纪委监委第七监督检查室主任张玉龙说。

市纪委监委把“为民办实事”作为监督的一项重要内容,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紧盯教育、医疗、营商环境等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强化日常监督和专项整治,通过案件查办,深化促改促治,推动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持续提升治理效能,以实际成效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近年来,社区党员干部树立群众观点,真心诚意地对人民群众负责,与群众打成一片,围绕群众关心的问题开展服务,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赞许。”京口区四牌楼街道阳光世纪花园社区的冯祥龙说,现在基层党组织不仅更具凝聚力,服务群众的意识也更强。基层社区开展“家门口”党建,深化网格化服务,党员干部主动下网格、进楼栋,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物业矛盾有人管,邻里纠纷有人调,困难家庭有人帮,志愿服务月月有,真真实实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记者 朱婕 单杉 杨泠 朱秋霞 古瑾 胡建伟 林兰 通讯员 姚秀峰 王珏 冯新春 郑一云)

责任编辑:彭羽佳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