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法院今年案件执行到位81.21亿元
金山网讯 近日,记者从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1-11月,镇江法院受理执行实施案件31784件,执结26757件,执行到位金额81.21亿元。
今年,由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发布的全国“强化企业服务 提升减负成效”典型案例中,镇江开展企业信用修复、重振“诚而不幸”企业发展生机的做法位列其中。
“我们对因生产经营出现资金暂时困难无法及时履行债务、尚有经营发展前景的民营企业,强化‘活封、活扣、活冻结’等措施‘放水养鱼’。”市中院执行局副局长张镇介绍。
今年以来,全市法院执结涉企案件11151件,在2890件案件中促成双方达成执行和解,为企业发展争取了喘息机会;对有履行意愿但暂时缺乏履行能力的被执行人,给予一定履行宽限期,帮助其恢复信用,今年以来,全市法院共为405家企业修复信用。
在民生案件执行中,我市开展“小标的大民生”专项行动,从“小切口”入手,常态化开展涉民生案件和其他小标的案件集中执行行动,重点打击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恶意规避执行等群众反映强烈的行为,最大限度推动“涉民生”和“小标的”案件执行到位。
在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中,记者看到,既有对拖欠工人工资的执着处理,也有对劳动仲裁案件的灵活执行。
2024年7月25日,周某某等33人与任职公司达成仲裁调解,双方解除用工关系,同时该公司分别向33人分期支付款项共计59万余元。仲裁调解书生效后,该公司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义务,周某某等人向法院申请执行。
“执行中,我们依法查询了这家公司名下财产情况,未发现可供执行财产。”市中院执行局综合协调处副处长陆昌兴表示。
随后,根据线索,执行干警们赶往苏州找到公司法人胡某,但胡某仍未付款。
丹徒法院审查后,果断追加该公司的总公司为被执行人,并对总公司法定代表人采取限高措施,后该公司主动履行了所有债务。
据了解,2024以来,全市法院共计执结涉民生案件4554件,执行到位4.13亿元,开展集中执行行动283次,搜查674次,拘传1512人次,罚款111.7万元,拘留68人次。开辟绿色通道,对追索劳动报酬、赡养费、扶养费、交通事故侵权赔偿等民生案件实行“优先立案,优先办理,优先发款”,推动执行质量和效率双提升,让法院执行更暖人心。(通讯员 仲萱 金山网记者 董礼)
责任编辑:董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