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新闻 本地专题 奋力交好“镇江很有前途”时代答卷 科技小院

​深化技术创新,擦亮丁庄葡萄产业名片 ——探访镇江科技小院系列报道之五

2024-12-31 10:49

摘要:眼下正是葡萄冬季管理的关键时节。室外寒风刺骨,句容市茅山镇丁庄村巨峰路的丁庄万亩葡萄专业合作联社大棚内却暖意浓浓。由句容市丁庄葡萄产业研究院的专家和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组成的研发团队正在研究紫金红霞、红玫瑰、蜜光等葡萄新品种的整形修剪方法,对种植紫云英、白三叶等改良土壤方案进行试验。

金山网讯 眼下正是葡萄冬季管理的关键时节。室外寒风刺骨,句容市茅山镇丁庄村巨峰路的丁庄万亩葡萄专业合作联社大棚内却暖意浓浓。由句容市丁庄葡萄产业研究院的专家和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组成的研发团队正在研究紫金红霞、红玫瑰、蜜光等葡萄新品种的整形修剪方法,对种植紫云英、白三叶等改良土壤方案进行试验。

96305d1015ebeac54f70d0d60e8c3e3076_c

以句容市丁庄葡萄产业研究院院长芮东明为首的专家团队,已持续多年在此开展葡萄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和示范推广。不久前,句容市丁庄葡萄产业研究院荣登省科技小院榜单。十余年来,这个科技小院已经陆续培养了数百位“葡二代”、硕士研究生、博士生。

近年来,句容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葡萄产业。几十个葡萄品种支撑起全省最大的鲜食葡萄生产基地。以丁庄村为核心,句容茅山镇葡萄种植面积已达2万亩,句容全市葡萄种植面积则近5.2万亩。一路走来,科技小院功不可没。

012a057fc98595de4936835f089268fb38

2015年,丁庄万亩葡萄专业合作联社成立。合作联社吸纳了茅山镇1927户葡萄种植户,在品种育苗、生产资料、技术培训、品质标准、品牌销售等5个方面实现统一。为了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的发展新通道,2023年,句容市丁庄葡萄产业研究院成立。研究院优化整合资源,在智能化、新品种、新技术等领域不断开拓,创新巨峰、阳光玫瑰葡萄避雨栽培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为葡萄产业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017年和2021年,丁庄葡萄相继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获得进入高端市场的通行证。如今,丁庄葡萄连续4年出口东南亚市场,品牌热度持续升温。

为提升葡萄品种的丰富度,联社葡萄基地2016年引进妮娜皇后葡萄品种。“该品种着色对气候要求很高,仅靠以往的技术无法生产出着色好的果实。”芮东明说。团队经过多年潜心研究,最终通过控制亩产量、每穗重量、地面覆盖反光膜等技术解决了这个“卡脖子”难题。2023年,妮娜皇后葡萄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成功。

“让我们欣喜的是,妮娜皇后葡萄一上市就获得了极好的市场反馈,着色鲜艳的妮娜皇后葡萄售价高的可达200元/公斤,亩效益高达10万元。”芮东明说。

新技术的投入也让农户尝到了甜头。“今年高温天持续,葡萄大棚内温度高达40℃左右。芮院长及团队成员每一次来指导都是全身湿透,有时水都顾不上喝一口就要赶往下一农户家。”句容市二丫葡萄专业合作社社长王娟告诉记者。经过专家的技术指导,王娟合作社种植的妮娜皇后葡萄着色艳丽、糖度高、口感好,每公斤售价达到120元,起到了较好的示范效果。

然而,新的问题接踵而至。曾被誉为“葡萄界爱马仕”的阳光玫瑰在2022年价格大跳水,低谷时市场售价6元/公斤,与顶峰时期的每穗标价498元天差地别。

961e7a22f422ffd9d3e1673acd31ede88a_c

在此情况之下,南京农业大学、市农科院、丁庄葡萄产业研究院的专家组成科技小院的技术团队,开始研发促成栽培技术,提早阳光玫瑰上市期、拉长销售期。这不仅缓解了集中上市的压力,更显著提高葡农的收益。

2024年7月,历时两年制定的镇江市地方标准《阳光玫瑰葡萄大棚促成栽培技术规程》正式实施。这更加坚定了科技小院助力丁庄葡萄走“科技创新、标准种植”道路的信心。

秉持从“走出去”到“引进来”的合作思路,多年来,丁庄葡萄产业研究院成员带领“葡二代”们奔波于日本及全国各葡萄主产区,在品种引进、筛选和技术创新等方面持续发力,大力培养更多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农人”,为丁庄葡萄产业储备生力军。

江苏省农科院亚夫科技服务句容丁庄工作站副站长宋思言告诉记者,依托丁庄葡萄产业研究院,丁庄葡萄基地已建立30余个科技示范户,向农户提供“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的技术服务,让农民能把科技成果在自家葡萄园里落地。老方葡萄、老毕葡萄、二丫葡萄、介文葡萄等科技示范园将“丁庄标准”贯穿葡萄种植过程,让优质葡萄供不应求,在省内外拥有很高的知名度。

如今,一颗颗清甜可口的葡萄,已成为丁庄村的闪亮名片。2023年,丁庄葡萄总产量达2万多吨,年产值突破3亿元,丁庄村农民实现人均收入超过5.5万元。(记者 朱浩)

责任编辑:华筱婷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