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镇江新闻 镇江舆情 金山热评

漫评|小寒时节“喜悦行”,凝聚“向上”的力量

2025-01-05 10:21

92D36BFBCE47C3483CDF896382C38F23

2025年1月6日,我们迎来了小寒节气。中国古代将小寒分为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此时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此时北方到处可见到喜鹊,并且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第三候“雉鸲”的“鸲”为鸣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时会感阳气的生长而鸣叫。

小寒习俗,看味蕾上的传承与期盼。小寒节气中的民俗活动,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动展现。吃腊八粥,是这一节气中不可或缺的习俗。腊八粥用黄米、白米、江米等多种食材加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等作点染,不仅味道鲜美,更有调脾胃、补中益气等功效……一碗碗热腾腾的腊八粥,温暖了大家的身体,更温暖了人们的心灵,寄托了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期盼,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美食文化的独特见解和深厚情感。

除了腊八粥,古时鱼米之乡还有小寒吃菜饭的习俗。比如,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等食材一起煮,做成香鲜可口的“南京菜饭”。在镇江,有腊月小寒接大寒,施肥完了心理安的说法;在扬州,有小寒办年货,大寒贺新春;在南通,小寒大寒,不久过年……独特的小寒文化,既展示了地方特色,更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食的追求。透过习俗看传承,通过传承看文化。在小寒节气的习俗中,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也感受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

年味渐浓,小寒中的迎春序曲。小寒的到来,也意味着春节的临近。在这个时节,家家户户开始忙着写春联、剪窗花、贴年画、采购置办年货,不仅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也体现了人们对新年的重视和期待。腊味的飘香,更是年味渐浓的象征。腊肉作为每个中国人的冬日乡愁,离年越近,想念越深,既是味蕾上的享受,更是情感的寄托和文化的传承。在迎接过年的忙碌而喜悦的准备中,我们看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情和乐观。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来,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天时人事日相催,寒后阳生春又来”的深刻内涵。积极乐观的态度和精神风貌,正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民族禀赋和特性。

冬闲人不闲,智慧与希望的交织。小寒时节,虽然天气寒冷,但人们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他们盘算着大丰收的来年,计划着新一年的生活和工作。走亲访友、祝酒把盏之间,蕴含着生生不息的智慧大道。大家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冬闲人不闲”的理念,用实际行动展现着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

眼下,在充满希望的时节里,我们看到了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坚定信念。相信,只要心怀希望、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够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坚定信念,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宝贵的财富和力量源泉。让我们以小寒节气为起点,奔赴2025的新征程,凝聚起奋跃而上的力量!(文/苏祥 漫画/吴锦)

责任编辑:张宁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