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镇江新闻 镇江新闻 - 社会

行走江河看镇江——返乡游子沉浸式体验运河之美

2025-02-01 09:38

金山网讯 1月31日,大年初三上午,一批回镇的游子20多人在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集合,采取行走式春节校友大团拜的方式,开启家乡文化寻访之旅。

5

在利商街古渡食堂餐厅,大家品尝了锅盖面、汤包等特色早点后,策划者请来市政协文史馆特邀馆员、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理事裴伟,手持镇江历史文化地图给游客讲解镇江建置沿革、城池变迁以及“五口通江”的城市水上交通格局。

游子们在西津古渡码头登船,金山湖雾中宛如一幅水墨画卷,美得令人心醉。三山相望的景象被一线相连。游船途经如意江南至河滨公园处往返,从平政桥、京口闸、石浮桥、西门桥、新西门桥、中山桥,游览时长近40分钟。溧阳码头4幅浮雕丹阳码头小品雕塑等安装到位整治后的3.2公里镇江古运河串珠成链构成了一幅城河联动、融汇古今的“城市画廊”。游线以游船为载体,犹如一条项链,串联起大金山湖与古运河的美景。复建袁公义渡、溧阳码头、丹阳码头等人文景观,再现昔日河面漕运繁忙、两岸商贾云集的盛景。中山桥畔“大宜春秋”景点篆刻宜、朱方、谷阳、丹徒、京口、南徐、润州、镇江等8个历史时期的地名,回顾古城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城市地名的变迁。在文史专家的娓娓而谈之间,这群客居南京、常州、无锡等地的老镇江游客乘船穿梭,换个视角感受镇江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游船返程路上,来自无锡赵新岐用Deepseek给镇江古运河风光带写个解说词,语音分享给大家,解说词居然分“开场、历史篇、景观篇、人文篇、未来篇、结尾”,内容丰富接地气,像模像样说景观,镇江古运河风光带解说词,读起来声情并茂。解说词开场是:这里是一条流淌千年的诗画长廊,是江南水韵与历史烟云的完美交融。它像一条碧绿的丝带,串起了镇江城的古韵今风,也见证了这座“江河交汇之城”的沧桑与繁华。结尾是:朋友们,古运河的故事从未落幕。它从历史中走来,向未来奔涌,正如镇江这座城——既有大江大河的胸怀,又有小桥流水的温情。愿您在此驻足时,听见水声里的千年回响,触摸到一座城的灵魂与心跳。

6

大家惊喜之余,加深了对镇江旅游新亮点的认识。据春节校友团拜活动策划人、镇江汇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强介绍,他是市第四中学1988届校友,每年春节期间都要召集举行一个小型校友团拜活动,叙乡情,话友情,增感情,家乡人、家乡事,家乡的变迁进步是谈不完的话题。吃地方早点,吃的不仅是一道味道,更是一种记忆、一种情怀。镇江“江河交汇游”水上航线正式启动后,一直心向往之。这次来西津渡码头坐一趟游船,感受历史与现代的交融,选定水上游为春节校友打卡的项目。同来的黄强的中学同班校友、南京脑谷人工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梅东说,“江河交汇游”非常具体,能慰藉知青记忆的特殊乡愁,通过水上行走既在回溯历史,又唤起家乡人的情感共鸣,重点突出,非常好。

据春节校友团拜活动发起者、江苏天信咨询集团董事长、资深注册会计师余新平说,他出生在白莲巷的一个教师家庭,1979年考取大学离开家乡,对古运河记忆尤深。他认为古运河老城区段景观提升不仅是市政府的重点民生实事工程,也是海内外镇江游子长期以来梦寐以求的共同心愿。他说镇江古运河风光带经过活化、绿化、文化、亮化,已经打造成了钟灵毓秀的文化长廊、水清岸绿的生态长廊、浪漫倾城的旅游长廊,凸显了镇江“江河交汇 山水名城”的城市特质,作为镇江人,感到非常自豪。

他和同来的省代理记账协会会长李炎炜博士希望:家乡继续做好文旅文章,发挥生态宜居优势,“招”气蓬勃!让科技成果落地生“金”,增强产业实力,彰显城市魅力。(赵逸扬 记者 笪伟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责任编辑:彭羽佳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