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本增效“江苏行”,创新燃动“新引擎”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实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日前,全国两会江苏代表团举行开放团组活动。代表们积极回应,从充分利用江苏水运优势、推广多式联运、推动数据开发利用等务实举措再到扎实的做法,全方位展示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江苏样板”。
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度融合和快速发展,铁路、公路、水运等物流作为经济运行的“大动脉”,其效率和成本直接影响着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速度。江苏,作为全国的物流大省,凭借其技术创新和丰富的资源禀赋,正积极书写着物流降本增效的新篇章。
科技创新赋能物流发展,提升江苏物流竞争力。在物流降本增效的过程中,科技创新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欧班列、铁路快通、“一单制”铁路班列等热词频现,近年来,江苏积极推广多式联运,通过打通集装箱海铁联运堵点卡点,提高多式联运货运量,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就如,目前,连云港已开通6条国际铁路班列线路、链接20个亚欧国家,哈萨克斯坦80%以上过境出口的大宗商品均由连云港分拨,连云港在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的地位不断巩固。运输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正是江苏物流降本增效的重要体现。通过引入智能化、自动化的物流设备和技术,江苏的物流企业实现了物流作业的精准化、高效化,为江苏物流降本增效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抓住机遇推进项目建设,助力江苏物流高速发展。当前,江苏正面临着“两重两新”的政策机遇,即重大项目建设、重点区域发展、新型城镇化和新基础设施建设。江苏紧紧抓住这些机遇,持续推进交通运输领域的发展。通过加快推进北沿江高铁、宁淮高铁等重大项目的建设,江苏不断完善其交通网络体系,提高了物流运输的通达性和便捷性。加强物流枢纽建设,推促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升级。通过推动纳入规划的12个国家物流枢纽的建设,江苏正逐步构建起一个高效、便捷的物流枢纽网络。物流枢纽的建设和升级,提高的是江苏的物流运输能力,还降低了物流成本,更为江苏物流的高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兴海图强,优化运输结构,打造江苏物流新优势。江苏,这个拥有大江大河大湖大海的省份,其交通资源的丰富性为物流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以“铁路+水运”带动多式联运发展,可谓是“水到渠成”。近年来,江苏一直致力于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推动“铁水联运”,取得了显著成效。比如,深入落实“水运江苏”建设部署,完善“江海河、公铁水”多式联运体系,深化与上海港合作,着力打造长江经济带上的江海联运新通道。江融合、江海联动、铁路+水运的发展模式,不仅提升了江苏的物流运输能力,也降低了物流成本,为江苏物流降本增效提供了有力支撑。
以“通”得通,江苏物流降本增效前景广阔。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的不断深入,江苏的物流企业将不断引入新的技术和设备,提高物流作业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江苏还将继续优化和升级其运输结构,推动多式联运的发展,降低物流成本。此外,江苏还将紧紧抓住政策机遇,持续推进交通运输领域的发展,加强物流枢纽的建设和升级,为江苏物流的高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推动全国物流降本增效工作做出更大贡献。(郭婷婷)
责任编辑:张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