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石姐妹”亮相,引来超万名观众
南博“小粉炉”遇上镇博“小粉瓶”
芙蓉石花鸟纹盖瓶。 笪伟 史岸君 摄影报道
清乾隆芙蓉石蟠螭耳盖炉。 笪伟 史岸君 摄影报道
金山网讯 烟雨三月遇上宫廷美学,南博“小粉炉”与镇江的“小粉瓶”在满城春色中相遇。3月15日起,这对“芙蓉石姐妹”共同开启“粉色江南巡游记”。
随着3月14日“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镇江站正式开幕,南京博物院镇馆之宝“清乾隆芙蓉石蟠螭耳盖炉”(“小粉炉”)首次亮相镇江博物馆,与镇博馆藏清代“芙蓉石花鸟纹盖瓶”(“小粉瓶”)联袂展出。展览首日,超万名观众闻讯而来。
“小粉炉”是南博“玉润中华”特展的明星,是乾隆皇帝的心头好。盖炉为粉红色,整器采用芙蓉石打造,通体布满长短不一的天然纹理,雕琢精细,腹部雕饰对称的两组蟠螭和铺首衔环耳,盖顶也雕饰有四条小蟠螭。器物整体色泽温润均匀,造型古朴,又隐含灵秀之气。“之前在南博参观时都没见着,今天在家门口看到‘小粉炉’实物了,完全被震撼了。通体粉晶剔透,雕工繁复精致,难怪被称为‘少女心天花板’!”市民蒋女士感叹。
作为东道主,镇博不仅给“小粉炉”组了两对cp,还拿出了压箱底的宝贝。
全名“芙蓉石花鸟盖瓶”的“小粉瓶”也是使用整块芙蓉石透雕而成。整件器物端庄秀气,线条流畅柔美,花鸟栩栩如生,寓意着吉祥如意,福寿安康。以稀世之材配上精湛工艺,“小粉瓶”和“小粉炉”都是清代宫廷美学的完美诠释。
全名“青玉香炉”的“小青炉”和“小粉炉”“年纪”相仿。藏品以青玉雕琢而成,炉身四足间各有一童子,寓意连生贵子、生机勃发、福泽深厚、智慧长寿。炉盖上还有一个趴着的小童子,小手撑着炉盖,憨态可掬。
“这两对cp真的太有趣也太珍贵了,咱们镇江也有这么多宝贝,我们很自豪!”市民王先生带着女儿前来参观,连声感叹。
此外,现场还展出了重磅宝贝—— 银鎏金龟负“论语玉烛”酒令筹和酒令筹筒。这是我国195件禁止出境展览的文物之一,也是镇博的“镇馆之宝”。这是件宴饮行令的专用器具,在唐代出土文物中属首次发现,是反映唐代人饮酒行令具体规范内容的珍贵实物。
记者在现场看到,镇博更是贴心地为此次展览定制了独家文创,有冰箱贴、透卡、挂扣……人气也很高。特别是南博带来的“小粉炉”系列冰箱贴销售火爆。下午4时许,100只“小粉瓶”同款冰箱贴到货,不到1小时货架就空了。
记者了解到,为了确保参观体验,博物馆全体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坚守岗位。党员同志们冲锋在前,为观众提供观展指引、问题解答、文创销售等服务。
据统计,展览首日参观人数破万,文创产品销售额也达8万余元。面对“泼天”的流量,镇博也拿出了态度:“这次展览展期非常短,从3月15日到3月27日。”镇博负责人表示,“方便大家错峰观展,我们也特事特办,取消周一闭馆,本次展览期间延长开馆到晚上6时。”(记者 笪伟 通讯员 史岸君)
责任编辑:董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