恪守“八项规定”当从“心”开始
党中央决定,自2025年全国两会后至7月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这些看似细微的“小事”成为一个大党作风建设的切入口。广大党员干部要一体推进学查改,在专心学中知敬畏、在真心查中找差距、在诚心改中见实效,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和纪律要求。
在专心学中知敬畏。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党员干部行使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一种担当和责任,要牢记权力来自人民、为人民而用,必须敬畏人民、敬畏权力。学习教育,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作风建设抓长效,防治思想上的“病毒”至关重要。党员干部作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要在工作岗位上做示范当表率,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做到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学,主动把自已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明确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要意义,自觉将八项规定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金科玉律”,把铁规矩、硬杠杠转化为自觉行动,以正确的世界观立身、以正确的权力观用权、以正确的事业观做事,以淡泊之心对待个人名利和权位,以敬畏之心对待肩负的职责和人民的事业,始终坚持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始终绷紧责任之弦,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让清风常在,自觉弘扬我们党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以实际的行动赢得群众的衷心拥护,更好迎接前行路上的风浪考验。让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真正化风成俗,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
在真心查中找差距。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决定党和国家事业成败。随着正风肃纪的持续推进,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得到有力遏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得到重点整治,“八项规定”也成为烙印在广大党员干部心中的“关键词”。但整治“四风”面临着新形势、新挑战,作风问题具有极强的顽固性、反复性。各级党组织要结合实际,全面梳理在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特别是改头换面钻进“青纱帐”、穿上“隐身衣”的违规吃喝、文山会海、过度留痕、频繁检查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必须保持高度警惕,歪风陋习必须露头就打,隐形变异必须时刻防范。震慑长在,才能正气长存。只要是对党风不利的,要勇于亮剑,始终扭住具体人具体事不放,该提醒的提醒、该处分的处分、该问责的问责,让“管得紧”“查得严”的氛围持久浓烈,才能持续绷紧党员干部脑中纪律这根弦。步步为营方能走向胜利。一个人的清正廉明,既靠外部约束,也靠自觉自律。党员干部决不能表面上坚决拥护、行动上被动执行、思想上期盼回潮。要炼就一双识破当下“四风”的火眼金睛,无论是外出调研、办文办会,还是窗口服务、招商引资,心中必须有杆明秤,分清楚哪些话、哪些文、哪些会、哪些事是有助于工作推动的,哪些是华丽包装、花拳绣腿、金玉其外、高高在上的“假大空”。无论是工作圈,还是朋友圈、生活圈,对于身边人和事,心中必须有把戒尺,分清楚哪些是真人情、真工作、真风俗,推动党风政风作风持续向好。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将党员干部作风之变转化为守护社会主义的强大力量,同心协力凝聚党心民心的不竭动力。
在诚心改中见实效。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党员干部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新活力,就必须把学习教育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作风,以上率下,一级带着一级干,辐射带动所有党员动起来,形成“头雁效应”。头雁勤,群雁就能“春风一夜到衡阳”;头雁惰,结果只会“万里寒云雁阵迟”。行合趋同,千里相从。全党上下要坚决贯彻、严格执行,充分发挥八项规定的“利剑”效应和“重拳”作用,坚决摒弃“四风”顽疾和戾气,把心思放在工作上、把感情投在民生上、把力气用在工作推动上。上下同心、同向发力的良性互动一旦形成,必将为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注入强大动力。中央八项规定成为铁规矩、硬杠杠顺理成章,党心就会更亲民,民心则会更向党,好作风一定会大力弘扬在新时代新征程。行百里者半九十。学习教育是“终身课题”。要坚持开门教育,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评判,力戒形式主义,坚决摒弃应付思想、过关心态,坚决防止“两张皮”,强化宣传引导,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在纪律上管住手脚,在事业上放开手脚,咬定青山不放松,踔厉奋发正当时,让正气上升,浊气下降,推动作风建设在新时代有新气象新作为。广大党员干部以优良的作风形象、饱满的精神状态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王建明)
责任编辑:彭羽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