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评:以科技之翼托举绿色农业
春耕,是农业生产的序曲,也是粮食安全的根基。从全自动育苗工厂到智能循环灌溉系统,从低碳农机到生态养殖场景,广袤的田野正乘着科技的东风,孕育出更多绿色与智慧交织的丰收景象。
从“汗水农业”到“智慧农业”,科技为春耕插上绿色翅膀。北斗导航的无人驾驶农机以厘米级精度播种,无人机搭载多光谱传感器精准施肥,土壤墒情监测系统实时调控灌溉量……这些场景已成为眼下春日田间地头的常态。实现绿色春耕,精准农业技术是核心,以镇江句容市茅山镇何庄村为例,无人机通过智能终端实现播种、施肥、覆土一体化作业,效率较传统方式提升数倍,不仅避免重耕漏耕,还减少了化肥使用量。这种用数据替代经验 “减量增效”的模式,正是绿色春耕的生动实践。
科技赋能春耕的深度与广度,离不开政策体系的支撑。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将农业新质生产力作为核心议题之一,首次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安徽、江西等地推广的再生稻种植,通过光热资源与智能灌排系统的协同,实现“一茬两收”;湖北阳新县的新农人李茜整合智慧农机与电商平台,打造从种植到销售的完整链条,菜籽油、大米等产品附加值实现大提升。在特色水产养殖领域,智能化与绿色化结合的新场景同样涌现:镇江市扬中市江之源生态园通过“科技+生态”养殖模式,大大提高了刀鱼、鲥鱼养殖成活率和成品率,实现基地近年来成品刀鱼产量和市场投放量连年增长……这场农业科技革命,不仅承载着乡村振兴的希望,更增添了老百姓端牢中国饭碗的底气。
农业绿色转型的背后,是科技服务体系的强力支撑。在广袤田野间,“田保姆”式社会化服务正兴起,这种以科技为纽带、服务为载体的新型农业服务体系,通过“农户点单、中心派单、服务主体接单”的春耕“外卖”模式,为广大农户提供从选种到植保的全链条服务,以技术手段为农民排忧解难。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正当其时。从追求产量到注重质量,从依赖资源到创新驱动,科技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让绿色田野焕发新的生机。我们坚信,在科技的助力下,必将让中国农业既端牢“中国饭碗”,更飘香“世界餐桌”!(文/图 朱浩)
责任编辑:李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