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评:踢出“全国名”!苏超成江苏产业“放大器”
苏超联赛火爆出圈,不仅点燃了球迷热情,更意外照亮了江苏众多“藏在深闺”的特色产业。句容后白镇的草坪因央视报道全国闻名,就是最生动的例子。这绝非偶然现象,赛事的聚光灯,让这些原本默默无闻的地方产业,第一次拥有了响彻全国的名字,足以证明,一场成功的体育赛事,就是一部强大的“产业放大器”。
一场火热的足球联赛,如同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地方产业“身价翻倍”的大门。句容后白镇草坪产业在苏超聚光灯下焕然一新,这正是“赛事经济”实实在在的魅力。在央视等权威媒体镜头里,那一片片绿茵不再只是默默生长的绿植,而是凝聚着匠心品质的品牌效应。在苏超赛事品牌的强力号召之下,这些过去藏在幕后的产业,一下子站到了全国观众的眼前。赛事直播的每一秒,都成了给江苏特产打的最生动的广告,这种曝光,不是匆匆一瞥,而是把“江苏制造”的好质量、好名声,牢固地刻入公众的记忆深处。
赛事经济的辐射效应,更如春水浸润,催生众多关联产业焕发新生。苏超联赛以其强劲吸引力,不仅引燃了球迷热情,更点燃了城市消费的引擎,有力推动了文旅融合的深度发展。扬州市在苏超主场氛围的烘托下,巧妙以“烟花三月”为主题,串联起当地特色美食与千年文化积淀,打造出独特的观赛文旅体验。苏超的成功亦如同灯塔,照亮了体育装备制造的大好前景。南通体育用品制造基地顺势而为,着力提升产品科技含量与设计水准,试图在赛事红利中牢牢占据一席之地。赛事经济正以强大联动力量,将体育产业的链条延伸至更广、更远的领域,让江苏“体育+”的产业生态愈发蓬勃。
当然,聚光灯再亮,也不能直接变出真金白银,要让苏超带来的热度持续转化为产业动能,更需要政府与市场打好配合。从长远看,赛事经济与区域产业的耦合,需要政策的有力托举与精心培育。句容草坪的声名鹊起,既得益于“苏超”的光环,更离不开当地在品种研发、标准化种植上的长久深耕。球赛总有散场的时候,只有那些底子打得牢、自己肯创新的产业,才能把一时的“出名”变成持久的“名牌”和实实在在的市场竞争力。
江苏这片沃土,正借着苏超这股强劲东风,把更多像句容草坪这样的江苏好物推上全国乃至世界的大舞台,让更多“江苏名片”在赛事经济的大潮中乘风破浪,“踢”出更多响当当的“全国名”!(文/图 朱小曼)
责任编辑:张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