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芙蓉楼 翻阅镇江

苏医河,被淡忘的一条河

2017-01-20 17:27 小君

摘要:苏医河,上世纪60年代被填埋,大约是六十岁以上的老镇江才对这条河有清晰的印象。

  文/戴蓉

  苏医河,上世纪60年代被填埋,大约是六十岁以上的老镇江才对这条河有清晰的印象。

  文史爱好者张鹏,收集了很多有关镇江地域文化的资料,但是关于苏医河的了解却很少,“你不说,我还真忘记了这条河,虽然家住在附近,但是这条河因为填埋得早,我是一点印象都没有。”

  七十多岁的窦启荣先生记得,小时候,他经常到城墙上去放风筝,他父亲就会嘱咐他“好好玩”,“不要摔到苏医河里。”

  “苏医河大约宽20米,深两米,从解放路向东,沿着现在的烈士路位置,一直到铁瓮城。苏医河应该算是在当时的城外,周边种的都是庄稼,靠着江苏医学院的那边,种了一些菜田。苏医河另一边则是城墙。”

  在窦启荣的记忆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苏医河的景色是在不断变化着的。“苏医河应该是护城河,因为它就在城墙的边上。日本人来了之后,这里就变成了游泳池,很多人在这里游泳。到了江苏医学院时代,这里又变成了荷花池,因为夏天的苏医河里满是荷花。”解放初期,窦启荣还在苏医河里钓过鱼、游过泳,甚至还在河底摸到过手枪、手榴弹之类的,不过都生了锈,成了名副其实的废铜烂铁。到了上世纪50年代,修筑解放路,苏医河就被堵了。

  记者在一张当年国立江苏省医学院的平面草图中看到,医政路的南面描述成“河”,再往南去一点就是城墙。这里的“河”,就是“苏医河”。

  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会员朱同以为,苏医河自明朝以来一直都存在,改名为苏医河应该是在1946年国立江苏医学院“复员”镇江后的事情。“苏医河原是明清古城墙北缘的护城河,向西流到北水关附近分成两支,一支沿河北街直通江边甘露港,另一支经拖板桥折返古运河,故而随着京江潮起潮落,波光粼粼的小河每天都有固定的水位变化。”

  苏医河和医政路两个地名的命名都离不开坐落在这里的“医学院”。

  1934年,江苏省立医政学院在大教场筹建,新开辟了医政路。镇江沦陷前夕,医政学院师生西迁。1938年易名为国立江苏医学院,1946年苏医“复员”镇江,不知道是不是为了纪念苏医复原镇江,还是因为它挨着苏医,于是这条小河被命名为“苏医河”。

  虽然苏医河因为河道淤塞被填,但是有关苏医河的记忆却应该被我们记住。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