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芙蓉楼 翻阅镇江

小白龙巷·更楼巷·义士路

2017-02-03 17:31 小君
■文/朱同

  老地名留存着这座古城诸多文化记忆,本文标题所列的一组老地名,刻录了近代镇江民间消防事业值得我们品味的一些光影。

  小白龙巷横亘于城外贾家巷与小街之间,长141米,是古城唯一以一家民间救火会名称而冠名的巷子。因为唯一,弥足珍贵。笔者最近寻访该巷救火会旧址,赖老人指点,得知该巷11号后身一座约摸两层楼高的旧屋便是,屋前还曾有一口该救火会取水的消防用井。说到古城的民间救火会,清代中后期一般以某某堂为名,保留了旧时宗族大户主持一方事业的遗痕。辛亥革命后,由商会牵头组织各处救火会,除陆小波亲任会长的天主街第一救火会外,其他救火会一般以共求平安的两个字命名,如磨刀巷之“同安”、得胜街之“永安”、火星庙之“同济”、小街之“普安”等等,唯独该巷救火会独辟蹊径取名“小白龙”三字,确实给人一种天马行空的感觉。

  小白龙救火会之所以闻名全城,除了该会设备精良、义务消防员救火神勇并屡屡在中华路水龙比武中夺魁外,还缘于其得名的文化底蕴。古城民间有一传说,小白龙是玉皇大帝派驻镇江的水神,每年冬季去南海汲水,待到来年第一声春雷炸响,第一场春雨淅淅而下,那就宣告小白龙回镇江为大家服务了。龙吸水,水灭火,再加上镇江民间有关白娘子一些传说中,视白娘子为白龙而非白蛇(金山不是有个白龙洞吗),以水漫金山之势灭火,期盼的是马到成功。笔者小时候看到救火会处置火警,不管出动的是人力杠杆操作的土龙,或者有轴承助力旋转的机器龙,还是装备进口汽油发动机的洋龙,大人小孩一律称之为小白龙。现在不说小白龙了,但老一辈子却仍然称消防车为“救火龙”。

  再说更楼巷。城里城外各有一条更楼巷,1951年分称为古更楼巷和西更楼巷。所谓更楼,本指清代夜间敲梆打更报平安的木结构高楼,后用于火情瞭望。在上世纪30年代拍摄的以大市口中山路为主体的老照片上,可清晰看到今国际饭店东侧钱家山矗立的一座瞭望台,其高度足以与中山塔媲美,古更楼巷即因此得名。城外西门桥下的西更楼巷,虽然巷口的更楼不那么高,但30年代系省会消防队驻地,也颇有名气。据民国《江苏省会辑要》统计,城区近20家注册的民间救火会,大多数有自设的瞭望台。当时民居普遍低矮,每座瞭望台足以在第一时间将辖区方圆两三百米的火情点锁定,随即通知本救火会出警。在阳彭山顶还设置了救火联合会的总瞭望台,将城区分为东西南北中五片,一旦观察到某片火情即以特定节奏敲响警钟,以令相关救火会协同行动。这在当时极端缺乏现代通讯工具的条件下尤为必要。

  作为近代镇江消防事业的绝唱,无疑是1948年6月17日为扑灭河滨公园对岸燮源昌桐油栈大火而英勇献身的五义士壮举。这五位义士是:赵俊超(48岁,山东人,省会消防队警长),贡松(44岁,回族,镇江京畿路邮局职工),裘连喜(28岁,上海人,河滨拍卖行业主),王少卿(22岁,镇江人,某五金店电工),马承群(45岁,回族,镇江人,卖鱼为生)。是年9月7日古城各界人士在大华电影院举行五义士公祭大会,次日出殡,合葬于林隐路黄鹤山,人称五义士墓。笔者考证,火场所在的这条马路当年被命名为五义士路,1951年方更名为义士路。如今,五义士的不朽事迹刻录在《镇江市志》上,他们的生前照片悬挂在镇江烈士纪念馆大厅供人瞻仰,他们的壮举被艺术家制成浮雕,存放在镇江消防博物馆,令观者驻足动容。清明时节,我市见义勇为基金会负责人和消防官兵还去五义士墓祭扫凭吊。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