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新闻 本地专题 大学生社会实践 头条

守望精神家园——走近“太平泥叫叫”

2017-06-23 16:57

摘要:2017年6月18日,江苏大学艺术学院的实践小分队拜访了“太平泥叫叫”的传承人周宝康先生,并参观了他建立的以太平泥叫叫为主题的镇江市太平民俗民艺馆。

02

03

金山网讯 镇江华山是太平泥叫叫的发源地。民间玩具太平泥叫叫工艺原始,造型拙朴,是一种会发声音的泥玩具,用本地山泥经炼泥、捏塑、刻画、刺哨孔等多道工序完成。太平泥叫叫虽小,却承载了千余年的历史,反映了当地的民风民俗,颇有趣味。

2017年6月18日,江苏大学艺术学院的实践小分队拜访了“太平泥叫叫”的传承人周宝康先生,并参观了他建立的以太平泥叫叫为主题的镇江市太平民俗民艺馆。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老一辈艺人主要有李国英、李莲英、冷长顺等。如今,制作太平泥叫叫的这一传统手艺在周宝康这里得以保护和传承。

周宝康,1962年出生,太平泥叫叫第一代外姓传承人。他于2000年关注到太平泥叫叫,2003年先后拜冷长顺、李国英、李莲英为师,积累了十余年的经验,周宝康先生明确了太平泥叫叫在现今社会的生存思路,即保留原始的风格的基础上加入时尚化元素,使太平泥叫叫的艺术风格趋向于通俗化,从而能够尽早融入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周宝康在太平泥叫叫创作风格的定位上,有一套自己的观念,他说:“当代传统民间艺术发展环境不乐观,太平泥叫叫的生存也受到很大威胁,与其让太平泥叫叫绝种,不如让其变种,只有‘活着’才是对太平泥叫叫最好的保护方式。”周宝康的作品线条饱满,纹样精致,造型生动夸张又不失典雅古拙,颇具江南地区温巍灵动的独特气息。

他创作的《华山欢乐端午》在2009全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暨全国旅游商品大赛中,获得铜奖。《镇江三怪》也曾获得2010年全国旅游纪念品大赛铜奖。《镇江三怪》题材来自于镇江当地流传着的顺口溜“三怪谣”:“香醋摆不坏、肴肉不当菜、面锅里面煮锅盖。”“一只憨态可掬的驴子身上背着一个醋坛,驴身一边挂着个锅盖,一边挂着一袋肴肉,造型具有很强的地方代表性,驴子身上的装饰纹样采用了泥叫叫中常见的纹饰,色彩运用了红、绿、蓝、黄这几种太平泥叫叫的常用色。

周宝康对泥叫叫的传承和发展都起了积极的作用。首先,他开发了泥叫叫的题材,在传统动物的内容基础上增加了民俗题材以及传说故事为主题的人物,使太平泥叫叫的种类多样,题材更丰富。其次,他还完善了工艺流程。太平泥叫叫古法烧制一般是使用农村的柴灶,烧出来的泥叫叫不易保存。周宝康购买了烧制陶瓷窑炉,经过了无数次的试验,终于将泥叫叫的由入水即化的泥制变成了便于运输与保存的陶制,这是在太平泥叫叫发展过程中的一大创新。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们有幸能跟随周老师学习“太平泥叫叫”的捏制。实际制作中首先需要熟悉泥性:泥在手中拿捏,与普通橡皮泥和软陶等材料不同,它的可塑性很强,泥的湿度决定了塑造过程中的细节和力度。太平泥叫叫成型后,总共需要钻四个孔洞:一对孔洞是进气腔孔, 另一对孔是气流运动腔孔。钻孔过程颇为关键,否则泥叫叫不能吹响。穿孔的部分刚开始学习的人不容易把握,需要一定的角度和技巧,我们在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

太平泥叫叫以其悠久的历史,卓然的形式感,在众多的民间手工艺品中,格外引人注目,它集捏塑、刻压、哨孔、烧成、绘画等独特技艺于一身,以其妙趣横生的构思,千姿百态的造型,吉祥喜庆的色彩和精彩的技艺让人称羡。它不仅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吉祥物,同时还以深厚的民俗内涵和高尚的艺术品位博得民艺研究者的关注与珍视。(顾晓吉)

05

04

责任编辑:刘长韬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