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新乡贤——许白兰
许白兰同志事迹
许白兰同志1989年参加工作,在护理岗位上工作了整整28年,作为一名护士长,首先是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为指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思想上、行动上与组织上保持一致,识大体、顾大局,坚持原则,对上级主管部门和院领导下达给护理部的指示和精神,能及时、准确、全面地传达到护理部的每一位成员并认真组织实施、贯彻落实。
2011年年初,我院护理部在乡镇卫生院中率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许白兰同志通过召开动员大会等宣传活动,使护理部全体人员对该工程的主要内容,基本要求,考核细则有所了解,使大家积极参与到该项活动中去,与“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相结合起来。在平时工作中她要求护理部全体人员对待患者要和蔼可亲、礼貌待人、理解病人、关心病人、尊重病人,一切以方便病人为出发点,以真诚细致地服务为病人营造了一个整洁、安静、舒适的环境。
众所周知,在平时的工作中光有微笑服务还是远远不够的,作为一名合格的护士,就必须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技术操作能力,才能在工作中把病人的身心痛苦降到最低点,赢得病人的尊重和信任。许白兰同志深明此理,为提高为患者服务的本领,她一直把坚持“终身学习”当作自己的座右铭,刻苦钻研现代护理技术,坚持做到忙里偷闲,阅读医书,遇到难题,请教书本“老师”,为满足要求,每年都自费几百元订阅护理学杂志,她在经历二次手术的情况下,用五年时间通过自考拿到了南医大专科文凭,2012年晋升为社区副主任护师,在她的带领下,护理部学习业务知识已蔚然成风,使整个护理部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水平都较前上了一个新台阶。
现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人们的维权意识在增强,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医患矛盾比较突出,为了减少护患矛盾,她组织护理部开展了“假如我是一个病人”的现场情景演练,让每位护士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换位思考,鼓励年轻护士与患者多说话,多交流。在护理部每个成员中推行文明礼貌用语,改变对患者的称呼等通过以上工作使病人满意度较大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士的投诉较前明显下降,受到患者家属的一致好评。
许白兰不但严格要求自己,而且严格管理同事,平时工作中也是身先士卒,起模范带头作用,远得不说,就说2011年春节发生的事吧!春节前五天有一名内科护士突然发生化脓性阑尾炎行手术住院了,当时有两名护士正在哺乳期,人手比较紧张,许白兰同志主动顶替生病护士上班值班,而且把自己班调到春节当天值班,到了晚上九点,内科病房送来一名由于肝硬化腹水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病人。病人年龄较大,76岁,且有几十年高血压病史,二次脑溢血病史,送来的时候,患者出血量在1500ml以上,患者已休克,许白兰先把患者安置休克卧位、吸氧、快速建立二路静脉通路、床边备气管切开包、负压吸引器、吸痰包、监测生命体征,刚开始30分钟一次,经过几个小时后改为1小时一次,患者晚上又大呕血一次,并解黑便,弄得床单元一塌糊涂,她二话没说,帮助患者擦洗干净,换上干净衣服,把床单元换得干干净净,并给患者留置导尿。整个晚上输了1200ml血液,大大小小输了十几瓶液体,到早上的时候患者总算生命体征比较平稳,没有再呕血和解黑便,整个晚上忙得双脚打后脑勺,别说睡觉,连坐凳子的功夫都没有,许白兰没叫声苦和累,患者儿子为某企业老总,见证整个事情过程,非常感动,事后要送红包和请吃饭,都被她婉言谢绝。他动情地说:“以前也曾发生二起类似情况,大医院都拒收,但数这次出血最多、最严重,本来我不抱希望,死马当活马医,没想到经过你们一夜的奋力挽救,患者会转危为安,太谢谢你们了。” 像许白兰同志这样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的行为还有很多,而她在列车上勇救突发心脏病患者的事迹更是传遍了大街小巷,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被称为“丹阳最美护士”。
许白兰同志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她总是那么谦虚、平易近人、工作中始终带着微笑,走过春夏秋冬,走过青年到中年,为发展新桥卫生事业,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发挥了重大作用,用她们柔弱的双手,托起了患者生命中的一方晴空,她无愧于“白衣天使”这一光荣称号。
曾获主要荣誉:
2007年4月被丹阳市人民政府授予“2006年度考核三等功”荣誉称号;
2012年12月被镇江市文明办授予“健康卫士”提名奖荣誉称号;
2013年4月被丹阳市人民政府授予2012年度“十佳新人新事”荣誉称号;
2013年7月被镇江市文明委授予“镇江好人”荣誉称号。
责任编辑:董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