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新闻 本地专题 2017新乡贤评选

句容新乡贤——何存美

2017-11-05 11:31

何存美

何存美同志事迹

何存美,男,现年71岁,大专学历,2007年于天王中学退休,一生从教37年。回顾37年的教学生涯。他与学生结下不解之缘,那在教学中的一幕幕,让他即使在退休后也依然回味无穷。

一、在职工作时,关爱学生

学生吕德保,当年在徐家桥“五七”学校读初中,何成美任其班主任。当他读到初中二年级时,因身体原因休学,当身体好了之后准备复读时,徐家桥“五七”学校的初中部撤并到天王中学。那时的初中是两年制,并入天王中学后,该校没有其名单,不愿意收次学生。何成美为了使其能上学,每天利用放学时间跑天王中学。第一次去,中学的领导说学生已满座,无虚席;第二次去说没有书,第三次说来迟了。在这种情况下,何老师多次与天王中学领导协商:没有座位,我们自己带桌凳,没有书,他跑了好几个学校把书借过来。怕他成绩跟不上,经过和校领导协商,把该同学留了一级,重读初一,这样才算解决问题。吕德保同学终于如愿进入天王中学学习。学习中他刻苦勤奋,初中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取“武进师范”。师范毕业后分配到天王中学任教,每当谈及此事,他都说“如果没有何老师就没有我的今天”。

何成美做老师时,班上有位叫做王开福的同学,初中二年级时因为家中原因,多天不来学校学习。他亲自去家访多次,得知其家中父母年迈,经济困难父母要其辍学在家钓虾换钱,得知这种情况后,他多次去说服开导他父母,终于让王开福能够重回学校学习。后来王开福走上教育岗位,并入党提干。现在在句容市第二中学任教,并成为“骨干教师”。

在95年前后任教的姚光婷同学,裴村人。因家中经济条件困难,交不起学杂费,他多次亲自登门动员,做家长的思想工作:学杂费交不起,可以少交,缓交。自己交一点,老师帮一点,学校免一点。这样使姚光婷同学能回学校学习。冬天姚光婷同学没衣服穿,他就把女儿的衣服送几件给她。当她春节穿着新衣服出去拜年时,还愉快地告诉别人说“这是何老师给我的新衣服”。

认真做好教学工作,一心为学生着想,积极主动做好家访工作,让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相配合,是搞好教育教学的关键。在他一生的教学生涯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许多成为各条战线上的有用人才。

二、退休后,乐于助人

2007年退休后,他回到村里除了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锻炼之外,还积极为左邻右舍及村民做一些善事、好事。

前进村村民袁明珍,想写一份“申请书”找了许多人没有办成。当找到何老师的时候,他当时正在吃饭,看到她风尘仆仆,精疲力尽,顿生怜悯之心,先安排她吃饭,之后立即铺开纸笔,帮她写好“申请报告”。

吕家岗村民李敬义,准备申请“残疾人救助”,只要有找到他的,他从不感到厌烦,都能帮助他们。他们逢人便说:“何老师不仅人好,不仅功底好,而且乐于助人”。

他一生从事语文教学,在书法上能写较好的毛笔字。每逢春节,送红纸到家中请写春联的人络绎不绝。别人过年是自得清闲,而他过年却忙的不亦乐乎。别人把红纸往家中一方,他不仅要裁纸,还要计算别人家的门有多少扇,怎么设计才好看。每年除夕,他都要忙到深夜,有人开玩笑地说:“别人过年,何老师忙“双抢”。

他还会一些木工活,并有木工的工具,左邻右舍的凳子腿坏了送过来他给修,别人家的锄头坏了,他给做。这些活他从不推辞。有时,一些人在田里劳动把农具弄坏了找他修,他会马上把手上的事情丢下来帮他修好。空闲时,他专门做了一些钉耙、锄头放在家里,有人需要找到他,他马上就送几个给别人。

三、努力尽孝、伺候老母

2007年退休的何存美,高堂老母已经90多岁,身体还算硬朗,他对老母百般照顾,想吃什么,他就买什么,全家人过的比较舒心。2009年的一天中午,老母不幸摔了跤,将大腿摔断,他到处求医无果,都说年纪太大了,骨头没有再生能力了。他怀着沉痛的心情,每天精心地伺候她老人家。经过个把月病痛的折磨,老母渐渐恢复了平静,可失去了行走的功能。

老母躺在床上难过,他为她买了轮椅,每天推她出去走走;老母想洗澡,他打好热水,替老母脱衣擦背,剪指甲。有时还为她理发,每隔3-5天,他就为老母洗一次澡,替她揉肩、擦背。老母想上街,他就用电瓶车把她拖到天王镇上,让她看看集镇上的发展变化。老母想吃混沌,他就买肉做馅,包饺子给她吃;老母想吃老母鸡,他就买鸡煨汤给她吃;老母想吃猪腿煲,他买来煨好后就把瘦肉盛给她......

2013年,老母101岁高龄,身体状况日趋下降,我把送进医院救治,可医生也无回天之力......老母虽然离开我们几年了,可她的音容笑貌却经常浮现在我眼前,让我百般怀念。

雷锋同志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他的性格就是乐善好施,也就是喜欢帮助人做好事,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做完后心中感到欣慰,感到满足。

曾获主要荣誉:

句容市先进教育工作者

责任编辑:董礼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