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芙蓉楼 人物风采

书心坚韧 墨海扬帆

——山西书法家杨亮和他的书法艺术

2017-12-25 09:32
 
 杜甫 《江南逢李龟年》
董其昌 《画禅室随笔》
老子 《道德经》
欧阳修 《醉翁亭记》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 张春华

杨 亮  1982年出生于山西省天镇县,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朔州市第六届政协委员、清华美院、中国人民大学画院刘景芳工作室助教、中北大学(朔州校区)特聘教授。获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2016年当选朔州市青年书法家协会第一届主席。作品曾入展全国第二届行草书法展、首届“沙孟海杯”全国书法展、全国首届书法小品展等展出。

近年来,在山西书坛有一位名叫杨亮的80后书法家颇受关注。正如山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岳福豹先生在一篇题为《烟笼雾锁,气象嵯峨——杨亮书法小析》中所云:“由于杨亮扎实的基本功,点画如画沙漏痕,凝重浑厚,朴茂端严,行笔方圆兼并,儒雅洒脱,气酣立足,畅达遒劲。”杨亮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书体风格。

当我品读杨亮最为擅长的行草书作品,无论是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还是毛泽东的《七律长征》,用墨含有画意,章法结构曼妙,于狂放不羁中彰显出宁静与安稳。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成功的书法家,多经历过凤凰浴火。纵观杨亮的学书历程,是真正地沉醉其中乐此不疲的耕耘者,可以说,他的天分一多半来自勤奋。

杨亮虽然出生于山西,但他在墨海扬帆起航却是在河南。早在2003年,杨亮即跟随着许昌书法名家程丽平,边学习边带学生。5年的努力后,书法已然取得了较大进步的他,仿佛找到了人生方向,仿佛从此人生也该在许昌绽放。但这5年间,他的父母、妻儿也一直在期盼中等待。杨亮清楚地记得,2008年,当他决定离开许昌前,想给对他恩爱有加的老师磕个头时,老师却拦住了他,说等到他加入了中国书法家协会时,再磕头,那时当受之无愧!就这样,本在河南许昌有着良好发展前景的杨亮,回到了人生地疏的山西朔州。

时光荏苒,凭借着多年的刻苦努力,杨亮于2013年,加入了中国书法家协会。他第一时间来到河南,给自己的恩师重重地磕了一个头。那年杨亮才刚满31岁,如此年纪便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令人羡慕,但背后却有着外人不知道的辛苦。

就在他回到朔州的当年,虽然,工作于某煤运公司的他,面临着收入不高,还要养家的困境,但生活的曲折,他没有消极对待,而是依然保持着生活热情,尤其是书法艺术独特魅力给他以深深感染,使他每当工作之余,都躲在书房里陶醉于读书和临帖之中。

基于杨亮的勤奋和坚实根基,他人生的转折也随着生命的年轮发生了两大转折。2009年,他一举获得了朔州市举办的“金海洋杯书法大赛”优秀奖,虽然在这之前,杨亮已经获得过国家级的书法奖项,但这次获奖对他帮助很大,使他开始慢慢融入朔州的书法世界。其二,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杨亮辞去了工作,一心扑在书法上的他,外出求学,江苏、山东、北京……每到一个地方,他都想法拜访当地的书法名家。也正是这种走出去的做法,让杨亮把握了一次又一次的机会。

为了更加系统地学习名家,2014年,杨亮又赴清华美院,师从了当代著名书法家刘景芳老师。学习期间,刘老师不仅给他许多思想和心灵上的指导。还使他的书法作品从此不单单停留在技巧和形式上,而是让每个字都充满了灵性。

一个星期的学习,让杨亮觉得不虚此行,就在毕业要离开时,刘老师聘请他当自己工作室的助教,显然,这既是一种荣誉的象征,也是杨亮书法艺术实力的体现。令人敬佩的是,在学习书法的道路上,杨亮没有左顾右盼,而是更加冷静地把握住自己的途径。他还先后求教于张文平、王国柱、曹元伟、岳福豹等。学习中,他不停留在概念化的临写上,而是对笔法、力感、势意的组合关系与节奏,都有一个鲜活的审美视觉,从而努力适应于自己的感情和趣味。

生活中的杨亮,一大爱好是读帖。他认为,这样不仅能让他从临摹中走出来,站在更高的角度中审视前人的风骨美韵,还能广泛地博取、领悟诸家之长。加之他喜好广交当代书法名家,聆听他们的教诲、点拨,从而很快便开始进入到了自己的创作阶段。

杨亮对书法艺术的钟爱、痴迷、苦学与孜孜不倦的追求,深受人们的赞誉,尤其是岳福豹先生更是“为他的长足进步倍感欣慰”,他说:“这是他的功力所在,更是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把握。”

事实上,杨亮对中国经典的古代碑帖几乎都有涉猎,而他的着力点,起初在魏晋,在打好一定基础后迅速转入唐宋及以后诸家,经过反复揣摩,契合,初步形成了个人艺术风貌。

在书法艺术上杨亮将行草书作为主要目标追求,他师古而化古,取古而变古,把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以及米芾、王铎等诸家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从古代经典法帖及书法大师的精髓中得到一点滋养,汲取出一点时人的情怀与气息。

“书法是无声的音乐,是纸上的舞蹈”,在杨亮的书法作品中,体现着音乐的节奏,舞蹈的韵律,动与静、快与慢、收与放达到了和谐统一。

南草著名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书法之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杨亮的行草书,取法既古,点画到位,笔法迅疾劲道,体势开张洒脱。

作为朔州市政协委员和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生活中杨亮谦虚谨慎,乐交朋友。多年来,他不仅刻苦锤炼着书法表现手法,更注重学识做人。他常怀着一颗感恩之心,感恩老师,感恩父母和妻子,感恩所有帮助过他的人。他说,老师给予了自己很多帮助,不仅在书法艺术上不断给自己灌输新的思路,无私地予以艺术的启迪,还给他做饭,为他买衣服,俨然视为自己的孩子。杨亮还说,同样,没有父母和妻儿的艰辛、默默支持,就没有今天在书法创作方面成功的自己。

源于杨亮在书法艺术创作上的造诣和在刘景芳先生工作室的多年助教经验,杨亮在自己的工作室开办了书法培训班。他说,书法是中华民族瑰宝,希望更多的人了解书法、热爱书法。他还说:书法是一种艺术,而书法家却有一种传承的责任。

36岁的杨亮,尚且年轻,要走的路还很长,对于今后的道路,我想,随着他对书法的进一步探索,将会更入佳境,我们期待着!

责任编辑:阿君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