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芙蓉楼 人物风采

笔林逐梦 墨海求道

——记河南书法家周建军

2018-01-29 09:30
 
杜甫 《春夜喜雨》
王维 《竹里馆》
精气神
杜甫 《望岳》 李白 《赠孟浩然》
李颀 《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颜真卿 《劝学》

□ 张春华

周建军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作品曾获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十届国展最高奖、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届兰亭佳作奖、中国书法家协会建党90周年书法展最高奖等奖项,并连年荣获政府文学艺术成果奖。

初秋,我收到了“第四届兰亭”佳作奖、“第十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最高奖等十多个重大奖项的获得者,河南书法家,友信堂主人周建军寄来的作品集。翻阅和品读之时,我只觉悦目赏心,一种感慨、感动之情油然而生。其作品墨韵之中、字里行间充溢着文人气息和作者对书法艺术的深厚情感,体现着周建军探究书法渊源和书法文化的学识,也彰显出他对书法传统的学习和认识。

笔墨相随,四十年来,周建军以用心而执著的精神,在古代碑帖里探索更高层、更深奥的艺术境界。他的作品不仅多次荣获国家级大奖,还以其颇具个性的艺术风貌深受业界好评,是人们眼中“安静不闹腾,深刻不浮躁”的中年实力派书家。面对诸多顶级荣誉,驻足回眸艺术之路,周建军有感慨,有成就,也有满足。

其实,和许多成功的艺术家一样,周建军的成长,有其自身的社会环境。出生于河南中州的他,一直庆幸自己生于此长于此,又栖居于此。不是吗,这里纯朴的风情,火热的现代生活,滋润着中原的书法园地,也滋润着周建军的心田。与大都市相比,这里多了几分宁静,少了几分喧嚣,更能使他安静下来,慢慢梳理自己的思绪,把如水般的心境融进自己的书法创作中去。所以,长期以来,周建军不为世俗逐浮华,甘愿孤独悟墨香。

学书伊始,周建军也是从描红开始酷爱书法,钟情于艺术的。小学三年级时,他意外地被描红本上“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十二个字的有力笔画吸引,从而使他迈进书法艺术的殿堂。他说:“那时,我顺着空心线准确地描着,聚精会神描得正过瘾的时候,突然下课铃声一响,发现竟然有两个字还没有描完呢!”也正是这样享受学习的过程,使九岁的周建军在小学四年级时,就能用毛笔为学校出大字报。老师和同学们的夸赞更加激励了周建军对书法艺术的不懈追求。

书法在幼年的周建军心里埋下了根,却没有长出嫩芽。那时他只是莫名其妙的喜爱写画,却看不懂很多字体。照他自己所说,不知道什么是颜、柳、欧、赵。直到有一次全区书法比赛时,他被学校送到市里参加培训,才知道书法艺术原来是那么博大精深。

随着岁月的流逝,从模仿学校里老师的字,到喜欢上电影宣传海报上的字画,再到后来爱上了大家的墨迹,周建军一步一步地往上攀登,触类旁通,直逼古人。

令人敬佩的是,作为书法的执着追求者,周建军于书法的学习态度也极为认真,他差不多是看懂一家练一家,一家也不舍得放过,并且一定要写到形神兼备才肯罢休。同时,他还通过练习、总结、再舍弃、保留等环节,反复循序渐进。特别是他创作时,即使很多次获奖的字体,在不同时期,周建军也都有所不同,所以每每能得到同道的赞叹和表扬。

周建军把写字视为天性和喜好,他时常深情地说:“我的书法缘于骨子里的爱好、源于心灵深处对书法艺术的渴求”。他要借助对不同字体,不同风格的书法涉猎,为其今后的取舍提供充足的综合营养。

于书法创作周建军坚持自己面目,强调性情为本,并能较好地驾驭各种书体。周建军还一直秉承着“不薄今人爱古人”的书学理念,多年来,他不仅对历代经典的碑帖都下过系统而深入的临摹学习功夫,还对当代书坛领军人物的墨迹进行过不懈地研究。周建军喜欢汉碑那种大朴不雕、大巧若拙、浑朴苍茫、沉郁古茂的气质,喜欢魏碑书体的骏利疏朗、奇正相生、严谨中富有变化,更喜欢王羲之的尽善尽美,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还喜欢欧字的严整刚健,险劲刻厉,颜体的端庄伟岸,苏轼的肉丰骨劲,黄山谷的纵横奇绝……

不仅如此,周建军还注重在大量的书论著述中吸取营养。他坦言,学习书法以及很多东西其实就是一个态度的问题,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谦受益,满招损。在他看来,书法基础易学,技巧、审美及艺术境界甚至能运用到一个人各方面的修养,所以学习书法就要有种执著精神。他认为,书法艺术当用轻松自然的心态而为之,诚如东坡所说:我书意造本无法 点画信手烦推求。写书法越自然不做作越好。

尤为难得的是,周建军擅用不同特点的名作风格创作不同格调的作品,并能擅于把握各种书风内在的规律。在审美追求上,周建军注重碑帖结合,他的书法取法高古,涉猎宽博,从钟繇到二王,从秦汉碑刻到汉简、书谱,都曾进行过深入的研习和临习。所以在他的书法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各种名碑名帖对他的影响,例如赵孟頫《千字文》《苏轼古诗卷》黄道周《杂书册》《张溥墓志铭》王宠《古诗十九首》《诗册》《杂诗卷》《李白古风诗卷》等,虽然是不同格调的佳作,但有一种气息蕴含其中,不曾变更,那就是古雅。

纵观周建军的书法作品,用笔生辣,帖面碑骨,肃穆高古,随机生发,令人倍感生机勃勃之自然气象,大然内蓄,骨、肉、筋、血赋之于全部形体,结构字体神清气畅,纵横有托,运用合度,点线之间劲健飞动,更见刚柔相济,劲静之态。

清人杨守敬在《书学迩言》的绪论中说:一要品高,品高则下笔妍雅,不落尘俗;二要学富,胸罗万有,书卷之气自然溢于行间。周建军深谙其理,他将一如既往地继续修养笔性,以文化为根,以技法为本,同时下到字外功夫,做好人品。我想有此前提,未来的周建军一定会取得更大成功。

责任编辑:阿君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