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镇江市公安局新区分局大路派出所社区民警张建朝
军人退伍不褪色,“廉颇”未老不服输
金山网讯 “一个人的青葱岁月有多长?三十年、四十年,也许会更长!”他笑着说,“因为,只要穿着这身制服,我就觉得永远年轻!”他就是镇江市公安局新区分局大路派出所的社区民警张建朝。
张建朝,男,55岁,自1988年从部队转入公安,已经干了31年的公安工作,现为新区分局大路派出所的社区民警,先后荣获个人三等功1次,个人嘉奖6次。人称不服老、不服输的“廉颇”。
用心丈量社区的“铁人”
“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是他的工作标准,用脚丈量土地,在心里绘制地图则是他的行事日记。大路镇作为城乡接合的区域,有乡土风俗浓厚的农村,也有外来人口居多的小区,情况较为复杂,但在他心中永远都有着一张图谱。每天他都会夹着那本黑色笔记本进社区,到这个村头看看,到那个小区瞧瞧,本子上记满了他了解到的情况。这里有多少街道、多少胡同,这里有多少流动人口、多少出租屋,这里有多少寄递业、多少加油、加气站,他都了如指掌。随着“一标三实”的开展,为了跟上“智能化”的步伐,原本只会“一指禅”的张建朝开始练习打字,平时上班时间,他就坐在电脑前一条条的录入信息,下班后趁着上班的居民都到家了,又一家一家的入户走访。因为农村地区,大多是平房、老房,或者是小高层,根本就没有电梯,一层层、一户户的走过,要说不累是骗人的,但是张建朝却说:“天天锻炼,身体健康!”就这样,连续加班一个半月,张建朝共采录了“一标三实”基础信息上千条。
乡亲们心中的“老张”
张建朝本来就是东乡人,方言通,习惯同,更是对社区工作充满热情。三天两头扎进社区的张建朝,经常与居民“拉家常”,培养感情,他把自己当成辖区群众的亲人,乡亲们都亲切的称呼他“老张”。老百姓有什么需要帮助的,他总是毫不犹豫的伸出援手。2017年7月份,辖区内一名小伙子到大路派出所反映,他的孩子现在6岁快上学了还没户口,张建朝知道后,主动联系到这位当事人,并走访了周边邻居和村里。张建朝了解到,因为女方父母不同意两人的婚姻,且女方未到法定年龄,因此两人一直没领结婚证,导致无法办理孩子的出生证明,小孩的户口也就无法报入。于是张建朝先后两次前往连云港灌南医院,翻阅医院的出生证明档案底册,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番细致的工作后,张建朝终于找到了孩子的出生证明,并顺利地帮助孩子报上了户口。
拿到户口后,小伙子特意为张建朝做了一幅锦旗送到大路派出所,激动地握住张建朝的手不住地道谢:“真是幸亏有您,谢谢您!张警官!”
坚守一线的“廉颇”
今年,张建朝55岁了,都有孙女了,但是不管什么样的任务他都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完成。近年来,他每天的工作量都很大,几乎一直在工作中没“脱开过身”。从2017年的十九大安保,到今年的防疫工作,张建朝始终坚守在一线。一家一家上门核查场所行业、棋牌室等,将通知通告一一告知,同时张建朝对大路集镇的9家旅馆、7家足疗SPA、5家洗浴休闲进行全覆盖式的检查,并进一步加强安全防护宣传,督促关停了足疗店。随着防疫工作的深入,最让张建朝牵挂的,就是在家进行居家隔离的群众。他细心地提醒这些家庭成员之间要做好疫情防预,加强体温检测,一旦出现发热等身体不适症状,及时报告社区或物业工作人员。张建朝所在社区,家家知晓少出门、不出门的管控政策,疫情防控工作有条不紊,效果明显。
他常说:“古有廉颇八十领军打仗、和他一比,我就是年轻人,我还能做很多事”。
“一分一厘不敢疏忽”,这是张建朝对自己的要求。岁月风霜可以染白他的鬓边,却吹不散他的执着,更吹不走他对公安事业的无限热爱。(贺莺 刘裕)
责任编辑:包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