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敢“碰瓷”?“两高一部”重拳出击!
故意撞车大秀演技,“假戏真做”碎屏碰瓷,“碰瓷党”一波又一波的骗术让人猝不及防。那么,何为“碰瓷”?“碰瓷”又该当何罪呢?如何有效防范被“碰瓷”呢?
2020年10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印发了《关于依法办理“碰瓷”违法犯罪案件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首次明确界定何为“碰瓷”,而且明确了“碰瓷”的法律适用及定罪量刑。
案情简介:
江苏省扬中市“无业游民”的刘某、王某劣迹斑斑,终日游手好闲,好吃懒做,却干上了“碰瓷”的勾当。他两没事就在繁华街区闲逛,寻找酒后驾车的司机,然后开车主动与对方发生碰撞,制造多起“交通事故”后均以对方酒驾为由大肆敲诈勒索。
短短数月,他们制造“交通事故”4起,非法获利35万余元,俨然成为了“碰瓷专业户”,但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二人最终以敲诈勒索罪,分别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
专业普法:
一、何为“碰瓷”?常见的碰瓷手段又有哪些?
《指导意见》第一次对“碰瓷”行为作出了准确的界定:所谓“碰瓷”,是指行为人通过故意制造或者编造其被害假象,采取诈骗、敲诈勒索等方式非法索取财物的行为。
二、“碰瓷”行为可能涉及哪些罪名?
《指导意见》明确规定了“碰瓷”行为可能涉及以下几类罪名:
1、“骗”类:诈骗罪、保险诈骗罪、虚假诉讼罪
2、“敲诈”类:敲诈勒索罪
3、“财物”类:抢劫罪、盗窃罪、抢夺罪、故意毁坏财物罪
4、“交通事故”类:交通肇事罪
5、“人身伤害”类: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重伤罪、非法拘禁罪、非法搜查罪。
三、如果“碰瓷”行为不构成犯罪是不是就不处罚了,《指导意见》有无阐明呢?
对实施“碰瓷”,尚不构成犯罪,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防“碰瓷”小贴士:
一、要保持冷静,细致观察事故现场。查看有无人员受伤,如有的话,不要擅自触碰伤者,而立即拨打120由专业的医生处理伤者,并记得拍照取证记录现场的第一情况。
二、如有可疑立刻报警,不要和“碰瓷党”讨价还价。“碰瓷党”千方百计伪装的目的就是引诱对方当事人“私了”。
三、养成良好驾驶习惯,安全驾驶,避免违法,不给碰瓷留空间。
本期服务律师:江苏南昆仑律师事务所 周瑜 律师
周瑜律师,中共党员,江苏南昆仑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2009年6月毕业于扬州大学,在镇江市公安局新区分局工作,2016年通过司法考试,现在江苏南昆仑律师事务所任专职律师。
该律师自执业以来,秉承“做律师先做人”的执业理念,一贯坚持对客户负责、对法律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执业原则,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和谈判能力,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受到客户的一致好评。
责任编辑:左亚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