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法治之力 筑牢发展之基 ——镇江市“七五”普法工作综述
摘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伴随着新时代依法治国的嘹亮号角,法治音符生生不息地推动着镇江的社会稳定与进步、经济发展与转型。
市委马明龙书记调研视察新媒体普法工作
镇江市人民政府第三届法律顾问聘任仪式
镇江市组织新任县处级领导干部法律法规知识考试
公检法司等部门工作人员向光华社区居民解读民法典相关内容
跑马山法治文化园一角
举办“健康生活·德法相伴”签名接力活动
全市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调研座谈会
金山网讯 法治春风润古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伴随着新时代依法治国的嘹亮号角,法治音符生生不息地推动着镇江的社会稳定与进步、经济发展与转型。市司法局局长、市普法办主任马建生表示,自2016年“七五”普法启动以来,镇江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宪法宣传教育为重点,着力创新普法方式,打造普法品牌,放大普法效应,全民法律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全市法治化水平明显提升,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得到有效增强,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
从“软性指标”到“硬性标尺”
“七五”普法期间,镇江市按照“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的要求,不断加强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设,建机构、明责任、立规矩、强考核,及时成立了市法治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均相应建立健全了普法依法治理领导组织和办事机构,为推动“七五”普法工作顺利实施奠定了有力基础。市委、市政府转发了《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市人大常委会作出了《镇江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深入开展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市法治宣传教育领导小组下发了《镇江市“七五”普法规划实施意见》。市考核办将法治宣传和“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落实情况纳入市级机关部门和各地区年度绩效考核,形成了年年有重点、层层有任务的普法依法治理格局。做到了机制健全,分工明确。
从“普法主演”到“法治导演”
一分规划,九分落实。市司法局副局长、市普法办副主任石庆银介绍,市委办、市政府办下发了《镇江市法治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实施情况考核验收办法》《镇江市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实施办法》,明确了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运行、各成员单位承担职责以及督促检查、验收评比办法等。市普法办每年常态化制定年度普法责任清单和“普法月历”,出台《镇江市“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考核等级评定办法》,对普法责任制落实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各地各部门结合职能工作开展“法律十进”活动。
镇江市通过月联系、季通报、年检查的动态管理机制,形成了一套具有镇江特色的“日常评议+现场展评+网络评选”的等级评定和典型选树模式,该项创新工作获省司法厅厅长柳玉祥的批示肯定并在全省推广。
从“小马拉车”到“群马驱动”
区分重点,因人施教。在机关,关键少数学法在先。党委(党组)中心组学法、领导干部集体学法等制度巩固坚持,法治讲座、旁听庭审、宪法宣誓、任前法律知识测试不断丰富领导干部学法内容。在学校,法雨潇潇滋润心田。新时代校园法治共建等活动促推全市法治副校长和法治辅导员全覆盖,法律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法治微课堂、模拟法庭等体验活动提高了普法第二课堂的感染力和渗透力。在乡村,法律道德深度融合。通过“三下乡”“春风行动”“德法同行”等活动,文化搭台法治唱戏正成为农村普法的新常态。在企业,依法经营已成风尚。“12348”法律服务队面向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结对开展“法企同行”送法活动,“百个工地百堂课·万名民工享安全”“推进实名制·保障民工工资”“尊法守法·携手筑梦”等农民工系列法治服务活动,不断增强群众依法维权、依法履行义务、依法承担责任的意识。全市各地各部门多层次组织法律进军营、进市场、进监所、进家庭、进宗教场所等活动,延伸了普法教育的触角,扩大了法治宣传覆盖面。
从“零星盆景”到“成林风景”
文化浸润,法治信仰。石庆银介绍,镇江市实施法治文化阵地“星火燎原”计划,由点及面打造法治旅游线路,不断推动法治文化阵地向特色化、个性化、规模化发展。在城市,重点推进法治长廊、法治广场、法治小区建设;在农村,重点推进法治漫画墙、法治公园、法治辅导站建设;在单位,重点推进法治主题馆、法治宣传栏建设。接连推出“大运河法治文化带”集群景观、扬中“初心”法治文化旅游教育基地、民法典主题游览景观带等一系列法治旅游路线,成为基层群众学法的好去处。市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融入德法元素,中央领导亲临视察并予以肯定。
从“单向灌输”到“双向互动”
普法不再“板着脸”,才能接地气聚人气。京口、润州、句容等地连续开展多场“美好生活·德法相伴”法治文艺巡演晚会,江苏城市频道现场直播盛况。大力推进“尊崇宪法·学习宪法”活动,共组织宣誓活动932场(次),开展中小学“宪法晨读”“宪法主题班会”、主题演讲比赛等活动276次,开展“惠企便民”宪法辅导宣讲活动197场。开展“美好生活·法典相伴”主题接力活动,以民法典开启学校“开学第一课”,着力创作推出民法典法治文化作品,营造全社会学习宣传民法典的浓厚氛围。全市开展“献礼祖国华诞·传播法治文化”“传播法治文化·讲好镇江故事”等主题法治文化作品征集展播活动,寓抽象之正义于具象之艺术,以形象之载体传永恒之精神。
从“纸面之法”到“指尖之法”
媒体共融,公益普法。镇江市着力融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有效拓展法治宣传教育途径。在电视台开设《法治进行时》《政法时空》《法庭内外》等专题法治节目;在《镇江日报》推出《法治周刊》专版;在全省率先上线运行“12348镇江法网”,成为服务群众的“法律淘宝”;建成“镇江市普法地图”数据库,升级“镇江市司法局”微信公众号,开通“法眼新观察”抖音公众号,实现“指尖上的普法”“语音里的普法”,一个媒体全覆盖、网络全辐射的新媒体普法时代的到来,进一步掀起了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热潮。
从“普法先行”到“普治并举”
共融共治,普惠均等。全市坚持把法治实践作为最生动的普法课堂,将法治宣传充分融入法律服务、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及执法司法活动中,镇江市获得“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再度捧回“长安杯”,镇江市人民政府荣获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单位。扎实开展矛盾纠纷化解“百日会战”,推进“非诉”和道路交通事故一体化调处机制建设;举办民营企业法务产品推进会和“法治体检”活动,发放《企业复工法律风险提示》,以法治手段助力企业纾困;实施“助力农民工”专项行动和“法援惠民生”系列活动,推行“一案一户”“一案一策”精准法律服务;大力推行以案说法、以案普法、以案学法,实现办一起案件、普一次法律、教育一方群众。
驻足回眸、砥砺前行,承载果实与喜悦的“七五”普法即将圆满落幕,一项项普法惠民工作在我市起航,一条条普法创新经验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一个个法治品牌亮点层出不穷,全社会宪法至上、守法光荣的浓厚氛围逐步形成。“聚合法治之力,筑牢发展之基”成为镇江人民的共识,良好的法治环境必将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速剂”,引领全市上下以高昂姿态沿着社会主义法治轨道驶向更加美好的明天。(笪伟 吴恺)
责任编辑:左亚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