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新闻 本地专题 镇江百名大学生对话百位“银发先锋” 系列访谈

二:自强不息的人生三部曲——许洪声

2021-09-01 17:16

微信图片_20210906161016

许洪声,男,1933年生于江苏丹阳,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5年担任炮兵射击指挥教官,1964年转业到镇江市商业局,从事秘书等文案工作。1984年创办《商业文摘》报,担任商业文摘报社总编,至1994年离休。

微信图片_20210906161021

01

少年参军

1949年6月,年仅15岁的许洪声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经过七年的打磨,22岁的他当上了炮兵射击指挥教官。与那些拥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作战经验的同事相比,对高深专业学科知识一无所知的他不被看好,但他并没有因此受挫气馁,相反,奋发图强,自强不息成了这个时期他的代名词。

凭借敏锐的洞察力,他发现其他知识渊博的军官,由于各地方言、口音的限制,往往难以将知识清晰准确地传授给学生,学生学起来也十分困难。于是他开始专攻普通话,但讲了多年的丹阳口音,改变起来并不容易,但他丝毫不畏惧,每天起早贪黑地跟着录音机里学,半年下来就把普通话给完全攻克了。发现学生们手算太慢,他自己琢磨出了一个类似于算盘的东西来帮助学生提高计算速度。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他又创新“兴趣教学法”,教学成果优异,在教官群中“脱颕而出”,多次立功,屡受表彰。

微信图片_20210906161025

02

中年办报

1964年,三十几岁的他,从部队转业到镇江,在市商业局做着许多人羡慕不已的文案工作。革命军人退伍不退志,他不甘心做一个“打杂赋闲混日子”的人,决心自信自强,转而刻苦钻研市场经济理论,撰写的论文《以销定产析》曾在人民日报理论版发表。

微信图片_20210906161029

在专攻理论的同时,他还白手起家,创办了全国发行的《商业文摘》报,试刊仅几个月,就拿到国内公开发行的统一刊号,被国家最权威的发刊机构新华社点名称赞为新闻快餐。是他,让一份小报纸从一个小地方走向了全国!此外,他还发起和组织了全国商报联合会。

微信图片_20210906161033

自强不息的他,努力的成果得到了多方面的赞许与肯定,曾被镇江市委和市政府聘为特约研究员;被市人大聘为发展战略专家咨询组成员;被市政协遴选为社科界委员。

微信图片_20210906161037

微信图片_20210906161040

微信图片_20210906161047

微信图片_20210906161050

03

老年学习

1994年离休后,深切感受到国家发生的伟大变革的他,立志要做新时代的新老人,笔耕不辍,登载各种报刋的文章有30余篇,并多次获奖。

微信图片_20210906161053

如今,科技日新月异,许老并没有因此与社会脱节。他学习电脑,网上联系族人,征集家史资料,用电脑编写出版了图文并茂的《许氏家谱》;利用互联网,买车票,订宾馆;摄影、录像,数码照片后期处理,视频合成编辑;网上购物,支付宝、微信付款,网约打车等等,近90岁的他不服老,正利用智能技术,让自己的晚年生活过得有质量,有乐趣,有尊严。曾获镇江市2018年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正能量先锋称号。

微信图片_20210906161057

采访的最后,他寄语青年人道:每个人刚到工作岗位的时候,都有一到两年的学徒期,在这个阶段,我们所做的工作也许没那么重要,甚至是不熟练的;我们可能会遇到问题、历经挫折、遭受打击,甚至有可能会对自己产生怀疑,但是我们一定要做好这样的心理准备,我们到底要不要干?要怎么干?是选择一遇到困难就放弃还是有十年磨一剑的坚持。对此,一定要做到内心坚定,自强不息,刻苦奋斗,只要我们有破釜沉舟的信念,就一定能创造出一番天地来。

微信图片_20210906161100

志愿者说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要向许爷爷看齐,勇于担当,自强不息,有所作为,让理想信念在创业奋斗中升华,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

凝眸华章

——百名大学生对话百位“银发先锋”

主办单位:

镇江市委老干部局

镇江市“银发生辉”志愿服务总队

江苏大学团委

金山网

镇江市社会儿女公益服务社

镇江新媒体公益服务社

编辑|胡佳丽 张豪杰

文字|杨梅

采访|匡荣 徐乐

图片|袁雨琪 本人提供

资料|谢越

责任编辑:阿君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