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奔波不停,奉献一生——潘天才
潘天才,男,1934年生于江苏丹徒,1951年入伍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3年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负责机械管理,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1年因伤提前退休。1984年至2014年,在江苏镇江丹徒区辛丰镇老年党支部担任党支部书记。
01
丹心报国 一生与党同行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这首荡气回肠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唱出了潘天才老人的一片丹心。1951年,刚入伍不久的他便积极响应毛主席号召,跨过鸭绿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战争的残酷,死神的擦肩而过,重重艰险都没有吓退他,相反,舍生忘死,不畏艰难是他此行的真实写照。
1953年停战后,他跟随部队回到祖国,成为一名铁道兵。铁路修建就好比移山填海,工程艰巨,但他深知交通对当时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曾说道:“要想富,先修路!交通不通就没有办法致富!”就这样,他先后共参与全国11条铁路的修建,将自己的青春奉献在了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为国家的经济腾飞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名副其实的“毛主席的好战士!”
1956年至今,从二十二岁到八十七岁,潘老已入党整整65年,他感慨道: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能够一生都与党紧密相连,我感到无比自豪。
他的荣誉奖章
02
只讲奉献 不计报酬
1971年,37岁的潘天才由于操劳过度,无法继续工作,只能提前退休。但在身体状况有所好转后,1978年他又主动请缨,来到丹徒区农机厂,领着微薄的补助工资,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继续奉献人民,直至耄耋之年才退休,随后在丹徒区辛丰镇老年党支部担任党支部书记。虽已离开工作岗位,但他还竭尽所能地支持下一届委员会主任的工作,每天天还没亮就骑着自行车到镇江日报印刷厂拿报纸,保证上午九点到十点就发放到当地中小学生手中。由于各方面表现出色,丹徒区辛丰镇辛丰村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授予他“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并受到副省长的接见。此后,他又担任老年协会的会长,亲力亲为奔波不停,不计任何报酬,为当地的老年人领取、办理老年证。他说自己身上的担子虽然多,但只要是实实在在为人民服务,他就感到无比的踏实和幸福。
03
忠心为党 勉励青年
虽至暮年,初心依旧。读书、看报是他雷打不动的日常,关注国家动态已是扎根于心的习惯。从青丝到白发,他用实际行动书写了对党的热爱与赤诚。当谈到对当代青年人的寄语时,他说:“中国共产党现在有九千多万党员,依旧在吸收最年轻最鲜活的先进力量,党的大门始终为有理想有热血的青年人敞开,青年人应积极向党组织靠拢!青年人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是中国的希望所在,新一代青年人一定要做到一代更比一代强,把手中的红旗举好!把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继承好!”
志愿者说
65年的坚守与奉献,我们深切感受到潘老对党的无限忠诚与坚定信仰,今年也正值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我们会以潘老为榜样,讲奉献,敢担当,用实际行动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凝眸华章
——百名大学生对话百位“银发先锋”
主办单位:
镇江市委老干部局
镇江市“银发生辉”志愿服务总队
江苏大学团委
金山网
镇江市社会儿女公益服务社
镇江新媒体公益服务社
采访|匡荣 徐乐 文字|杨梅
编辑|张豪杰 图片|胡佳丽
前期资料|谢越
责任编辑:阿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