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为行业建设添砖加瓦——周汉清
周汉清,男,1942年出生,1963年入党。从部队转业后,先后在镇江市硅酸盐筹建处、镇江市建筑材料厂、镇江水泥厂担任领导工作。1992年担任镇江市建材局党委书记、局长,2001年退休。周汉清任职期间被评为“镇江市劳动模范”、“江苏省劳动模范”等称号。并荣获中宣部、国家体改委、全国总工会颁发的“全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01
青春只为人民
“听党话,跟党走,党叫干啥就干啥。在入党之后,我始终坚持党的宗旨,坚持为人民服务。无论是在哪个单位,我都要改善这个单位的面貌,让职工有更多的福利,让人民更加幸福。”周汉清如是说。
在任职的22年间,周汉清每到一个新单位,都会认真调研单位的成绩、员工的精神面貌和福利待遇。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周汉清所从事的建材行业以苦、脏、累闻名。建材厂更被戏谑为“叫花子厂”,员工数目庞大且工资微薄。但周汉清以不服输、敢向上的积极精神改变全厂工人面貌,调动员工积极性,极大地增加了单位产能。所获得的利润多数被用来增加员工福利,提高员工工资;并设立企业党校,积极提高员工思想认识和政治觉悟。所有职工无不对他充满敬意和赞美。周汉清所做的,小者是为了单位职工,大者是为了党和人民。他认为,为人民服务快乐且充实,为党和国家贡献理当义不容辞。
02
老年心系行业
为了给年轻人留下更宽广的舞台,周汉清决定提前从岗位上退休,让年轻人继续带领镇江市建材行业乘风破浪。“我并不在乎金钱,我也不贪恋权力,我只想让我爱的建材行业永远蓬勃发展。”周汉清深情地说。
由于在职期间经历和成就闻名行业,镇江很多私人企业希望他担任领导创造价值。但周汉清婉拒了金钱和权力的诱惑,全心全意担任镇江市水泥协会会长,努力做好政府和企业之间的纽带和桥梁,一心为公,服务全行业。他认为,退休后不能因为过去的职位和成绩而端着身架,应该继续发挥“干一行爱一行”的精神,放下身段为所有企业服务。
周汉清退休后一直行色匆匆,经常往返于各企业之间;忙碌的身影跑遍了镇江每个角落,并经常奔波于南京和镇江之间。正是他这种甘愿为建材行业无私服务、不求回报的劳模精神,让镇江市的建材企业熠熠生辉。现在,周汉清已即将进入耄耋之年,但依然心系行业、牵挂发展。
03
信仰依旧闪亮
年轻时的周汉清在部队担任领导工作16年,和战士们情同兄弟,谈的是真心话,做的是真心事。所在连队上下团结一心,荣获集体三等功。转业到地方后,他每到一个新单位就会极大地调动员工积极性,提升单位效益,提高职工精神和物质水平。退休后,他坚持服务行业,奔波于政府机关和各大企业之间。周汉清不仅是一名老军人、老领导,更是一颗闪闪发光的红星。
现在已年近八旬的他,仍然不忘初衷:为人民服务。他说:“我是一名具有58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也是一名具有43年工龄的建材人。我虽然年迈,但经验丰富。我一定紧跟市委、市政府的领导,让镇江建材跑起来,为镇江建材出谋划策,以实际行动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周汉清寄语青年学生:国家要进步,就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依靠科学人才。因此青年学生作为国家科研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必须在未来的岗位上辛勤付出,充分发挥专业才能,为建设祖国不遗余力,添砖加瓦!
志愿者说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我们要向周汉清老人看齐,心系社会,胸中有民,有所作为让理想信念在为人民服务中升华,让青春在为社会贡献中闪光!
就像习主席说的:“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从周爷爷身上,我们切身地体悟到了这一点。他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认真勤奋的工作作风,是这个时代的照明灯!
我们衷心希望周爷爷能永远健康开心!
凝眸华章
——百名大学生对话百位“银发先锋”
主办单位:
镇江市委老干部局
镇江市“银发生辉”志愿服务总队
江苏大学团委
金山网
镇江市社会儿女公益服务社
镇江新媒体公益服务社
采访:祁义恒 赵高士
拍摄:杜思航
编辑:戴宇鑫 范杨豪 周诩
责任编辑:阿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