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新闻 本地专题 镇江百名大学生对话百位“银发先锋” 系列访谈

二十九:愿做革命的一块砖——顾笑貌

2021-09-02 10:50

微信图片_20210906104139

顾笑貌,男,中共党员,1941年10月生,江苏句容人。1962年8月考入哈尔滨军事工学院导弹工程系并参军入伍,196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8月毕业分配到第二炮兵52基地,下到其所属工程兵建筑第251团当兵锻炼。1970年调团政治处组织股任干事,1974年奉中央军委命令,随工兵团赴老挝执行修建“中老公路”。1987年奉中央军委命令随该团调往北京军区,担负国防施工任务。1983年任工兵149团政委,1987调任北京军区24军镇江干休所政委。1996年退休,2010年移交至镇江军休四所。

01

少年求学遇困境,刻苦努力报党恩

顾笑貌出生在贫农家庭。1955年顾笑貌小学毕业,考入了当时全省有名的江苏省镇江中学。但初一下学期因家庭困难他不得不辍学在家。年过半百的班主任,为他向学校申请办理了休学一年的手续,来回步行60多公里赶到他家劝告他不要放弃学业。一年农村劳动之后,在班主任和干部的关心帮助下顾笑貌终于回到了熟悉的课堂。提及此事,他深情地说道:“没有中国共产党让我们翻身解放,没有这么好的老师的关心帮助,就没有我进步幸福的今天。”从那以后,在他心里只有努力学习,将来要为国家做贡献,报答党、报答老师的恩情。上世纪60代初苏联撕毁与中国协议,顾笑貌产生了在尖端科技上赶超苏联的强烈愿望。为此,顾笑貌认真刻苦学习,成功考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导弹工程系。

微信图片_20210906104144

02

盛年当兵战艰苦,服从需要听党话

1968年8月,顾笑貌从哈军工毕业后,被下放到基层锻炼,执行导弹相关的施工任务。当时施工任务困难重重,基本全靠人工作业,而且随时都有塌方的危险。1968年—1969年,顾笑貌却没有请过一天假、误过一次工,孜孜不倦地搬石头、推渣车、括料斗、经受了艰苦的磨练,生死的考验。

1968-1978年间,顾笑貌有两次可以调回研究院的机会,但他都选择服从需要,留在基层。1971年第二炮兵导弹研究院要调一批在连队锻炼过的大学生上去,但领导告诉他连队里高端知识人才匮乏的现状并希望他能留下,顾笑貌虽踌躇,但还是留下了。另一次是在1974年--1978年间,他随工兵团赴老挝执行筑路任务,建造“中老公路”。四年间,顾笑貌再次选择服从安排,扎根基层。对于自己专业的改行和频繁的工作调动经历,顾笑貌笑道:“不是所有事都能按照自己的预想,我从没有想到学导弹工程专业的我会从事政治工作。所以我们既要有自己的理想目标,更要服从党的需要,用我们的老话,要做革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微信图片_20210906104147

03

真心爱党不忘本,坚定不移跟党走

微信图片_20210906104151

顾笑貌说:“自己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亲眼目睹,亲身经历了新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整个过程,愈来愈坚信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英明、正确,愈来愈热爱我们的中国共产党。”在顾笑貌的心中,中国共产党是最伟大,最无私的奉献者。一百年来无数共产党人用汗水、泪水、献血和生命、换来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复兴和富强。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想人民所想,办人民所需。从解放初期的土地革命到改革开放联产承包,到十八大以来的廉政防腐,精准扶贫,一件件、一桩桩,全都想到了,并且做到了人民群众的心坎上。尤其是2020年抗击新冠疫情,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采取了最果断、最全面的、最严格的措施。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力、凝聚力、决策力、领导力让世界为之敬佩。

对现今中国的繁荣昌盛,顾笑貌赞不绝口,直言:“没有一个强大的国家是不行的,国家强了,个人有底气,生活才能更富裕!”

微信图片_20210906104154

志愿者说

微信图片_20210906104158

顾爷爷对我们说:“青年人就是国家的未来,人民的希望。青年人一定要爱国、爱党、自信、自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要有一颗中国心,爱党心,没有国家的富强,就没有我们个人的一切。”

在荆棘道路上,惟有信念和忍耐能开辟出康庄大道。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要向顾爷爷看齐,听党话,跟党走,立大志,强本领,接地气,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凝眸华章

——百名大学生对话百位“银发先锋”

主办单位:

镇江市委老干部局

镇江市“银发生辉”志愿服务总队

江苏大学团委

金山网

镇江市社会儿女公益服务社

镇江新媒体公益服务社

采访人|蒋慕容  朱欣瑜

摄影|唐耀

责任编辑:阿君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