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深耕热土数十载,松竹与君润后代——孙国忠
孙国忠,男,江苏镇江丹徒人,1953年生,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镇江市生态环境局机关退休党员干部。1976年陕西机械学院(现西安理工大学)毕业后在韩城矿务局任技术员,工程师;1978年调到丹徒钢丝绳厂,先后任工程师、生产技术科科长、厂长助理;1984年调到润州区工作,先后担任区工业局副局长、局长,区计经委副主任、主任;1992年任谏壁镇党委书记;1994年任润州区副区长;1997年任镇江新区管委会副主任;2003年任镇江市环保局副局长。2005年按有关政策申请提前退休,接手江苏华龙铸铁型材有限公司,现任董事长。
#01
实干为民,不忘初心使命
1999年,经时任镇江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孙国忠的多番诚挚邀请,他的大学恩师、69岁的西安理工大学教授王贻青将其团队所获得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成果带到镇江转化,与七位老师筹款创办华龙铸铁型材有限公司,同时带动了一批企业落户镇江新区。不久,王教授由于身体原因,便将企业殷殷托付给孙国忠。为此,孙国忠于2005年根据有关政策申请提前退休,担负起华龙公司的发展重任。
10多年来,孙国忠坚守着为人民谋幸福,为家乡谋发展,为地方作贡献的初心与使命,筚路蓝缕,栉风沐雨,奔走在建设家乡、造福人民的第一线。从抓基建到搞科技,从管生产到跑市场,使华龙公司一点点积蓄,一点点成长,一步步壮大。在他的带领下,华龙球铁产能不断增加,技术不断突破,一个个国内外荣誉不断被拿下,成为全国水平连铸行业的领跑者。而他只是说,“我是一名老党员,是党培养的干部,没有其他什么想法,就是想为家乡、为老百姓多做点事。”
#02
热心公益,矢志砥砺前行
退休不褪色,离岗不卸责。从镇江市环保局副局长岗位上退下来后,孙国忠始终牢记环保人的初心和使命,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环保卫士的责任和担当,他将环保意识带进“华龙铸造”,突出强调铸造工艺中要注意节能环保,即便是花大代价也一定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为未来健康生活、子孙健康成长矢志不渝。
同时,孙国忠竭力将公益精神延伸到更多的地方。在谏壁镇工作时,他把人民装在心中,走遍了镇上每一个地方,深入调查,亲眼看,倾心听,用心做。他经常走访贫困家庭,为他们送去物质和精神上的帮扶。时至今日,他依旧坚持每年年底去看望他们。从1980年焦山定慧寺开始保护和再建设时,孙国忠就积极为寺庙募捐空调、电脑,极大地改善了寺庙的生活条件。今年又为定慧寺解决了用水问题,进一步便利了僧人法师的生活。他还为母校的学子设立奖学金,奖励那些品学兼优却家境贫困的学子。
提及这些,孙国忠总是说,“我工作过的地方多,认识的人也比较多,不管谁有困难,我能帮助的都会尽最大的努力。”这无疑是一名老党员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的最好表达。
#03
松竹相伴,再踏青春征程
竹舞清风,淡泊其中。谈及理想,孙国忠笑着说:“我没有高大的理想,只是坚守信仰,相信党、相信国家,踏实干活,办实事,尽自己的力量从小出发,保持从零开始,努力奋斗的精神。”一颗淡泊之心,一份坚定信仰,造就了“青春征程”上最独一无二的一道风景线。退休后,他再踏“青春征程”,从零开始,奋斗实干在第一线,让华龙铸造有了今天这般强大的模样。现在,他依旧不谈功名,只是努力在新时代不断激励自己奋斗,促进自己进步,带着浓浓的正能量在实干中成长,更好地为国为民做贡献,在属于他的“青春征程”上绽放着耀眼的光芒!
志愿者说
数十年筚路蓝缕,栉风沐雨。孙国忠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他挺起胸膛,脚踏泥泞,俯首躬行,在荆棘和贫穷中拓荒,洒下的汗水是青春,埋下的种子是希望,悉心守在耕耘的大地,以奋斗的精神拥抱生活,用殷实的收获哺育一方热地。孙国忠的经历告诉我们,青年一代当有理想,有担当,有作为,在实践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凝眸华章
——百名大学生对话百位“银发先锋”
主办单位:
镇江市委老干部局
镇江市“银发生辉”志愿服务总队
江苏大学团委
金山网
镇江市社会儿女公益服务社
镇江新媒体公益服务社
采访文稿|许悦 赵欣
摄影|许悦
编辑|蒋慕容
责任编辑:阿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