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新闻 本地专题 镇江百名大学生对话百位“银发先锋” 系列访谈

四十六:热血青春为革命,紧跟党走见曙光——李凤江

2021-09-07 15:47

微信图片_20210907154508

李凤江,1923年7月出生,河北省沙河县人。1941年参加革命,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年任镇江市物资局副局长。参加过陇海战役、淮海战役等大大小小战役,随部队解放杭州,解放西南。

微信图片_20210907154512

艰苦磨难练就品格

毅然入伍改变人生

1923年7月23日,李凤江出生在河北沙河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由于父亲早逝,只能依靠母亲拉扯生活。1937年,日本军队杀进华北,开始了蛮横残忍的烧杀抢劫,李凤江家乡不幸沦为敌占区,无奈,他只好和妈妈离乡背井,一路逃荒。后来他流落到一个小饭店里帮工打杂,每天早起生火,劈柴,蒸包子,从早到晚一直如此。虽然很累,但有口热乎饭吃,日子也算安稳。年幼的李凤江就在杂乱的柴房里,油烟弥漫的后厨里学会了忍耐,习得了一身的厨艺,尤其掌握了做面食的技能。

1941年在太行山抗日的八路军到了李凤江的家乡沙河一带。这时李凤江正值18岁,他观察到八路军与国民党军队不同,前者纪律严明、英勇杀敌、为老百姓谋利益,这样的军队就是自己一直向往的。就这样李凤江成为了一名八路军战士。或许李凤江也没有想过,加入八路军成为他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

微信图片_20210907154515

一生戎马抛洒热血

入党之心亘古不变

李凤江所在部队属刘伯承的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七六九团一营一连,陈锡联当旅长,七六九团就是著名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带领的独立团的原型。谈到入伍的那段回忆时,李老脸上充满着自豪与坚定。 

抗战胜利不久,国民党撕毁双十协议,对共产党控制的解放区发动进攻。这时,每一个中国人也都面临着选择:一个是执政党的国民党,一个是新生的为人民谋幸福的共产党,到底我们支持谁?拥护谁?李凤江就在此时坚定地选择跟共产党走,目的就是为解放全中国而奋斗!

微信图片_20210907154519

微信图片_20210907154521

当时部队驻扎在河南杞县附近,这里原是蒋介石的统治区,但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蒋介石因此发动一次次进攻,要坚决拔掉这块心头刺,数十万国军将李凤江所在部队围困。然而这支英雄的部队声东击西,里应外合,实施障眼法,从国军眼皮子底下悄悄撤离,粉碎了敌人的阴谋。电影《挺进中原》就生动描述了这一战斗场景。这个时期是部队最艰苦,最危机,也是最锻炼人的时候,李凤江告诉我们,部队的成长历史就是我军发展壮大的历史,他个人的成长也和部队的发展紧密相连。

1946年8月李凤江参加陇海战斗,从班长一步步提升到连副指导员。48年在徐州双堆集一带他参加了著名的淮海战役,而后,部队奉命南下,从安徽安庆过长江,进入千岛湖,解放杭州。后他又随部队从湖北孝感徒步进军四川。“蜀道难,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李凤江却没有一丝放弃的念头,将吃苦耐劳的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抵达四川后,他又参加了解放大西南的一系列战斗。

漂泊转折五十余载

收获爱情携手终生

1949年底,部队入驻青岛海军基地。李凤江担任巡逻中队中队长,后调去机关任职军务科副科长。1964年任职江苏溧阳财政局局长。后经历文化大革命,他调到镇江市的东风煤矿工作。1981年李凤江任镇江市物资局副局长。而在青岛的那段日子里,李凤江收获了属于自己的珍贵爱情。“我这一辈子最值得纪念的事情就是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了我的夫人。”李凤江幸福的向我们讲述那个时代属于他们的爱情。

微信图片_20210907154525

退休生活依然严谨

牢记使命坚持学习

即将百岁的李老依旧保持着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早起,把收音机放在耳边防止打扰家人,晚上新闻联播结束后就睡觉。李老为人严谨,从不说大话,平日里也很少说笑,不打牌不赌博。平日里爱喝点小酒,但从来没有喝醉过。腿脚方便时还莳花弄草,小小的阳台上垒放着40多盆花。

最让人敬佩的是李老自制力很强,非常热爱学习。人民日报、新华日报、扬子晚报都摆在窗台、枕边,随手一拿就开始学习,还不忘做读书笔记。书的首页写着李老的格言:学习学习再学习!活到老,学到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微信图片_20210907154528

微信图片_20210907154531

志愿者说  

听李老及家人讲述过去的历史,硝烟弥漫,炮火纷飞犹如家常便饭;翻山越岭,徒步跋涉好似闲庭信步;子弹横飞,尸首遍野却吓不倒英勇的战士;狂风暴雨,泥沙滚石挡不住前进的脚步。李老是抗战七十年老战士,是在党76年的老党员,是新中国海军建设的参与者,是一位革命老英雄。看着李老那些奖章,照片;再看那些成堆的学习书籍上画了无数圈圈点点,成摞的学习笔记,密密麻麻写满了心得体会。就像诗中所说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英雄暮年,壮心不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使命在肩,坚决完成。作为革命事业接班人,要紧跟党走,要感恩党的恩情,一寸光阴一寸金,不虚度光阴,努力学习,实现自己的价值

微信图片_20210907154535

凝眸华章

——百名大学生对话百位“银发先锋”

主办单位:

镇江市委老干部局

镇江市“银发生辉”志愿服务总队

江苏大学团委

金山网

镇江市社会儿女公益服务社

镇江新媒体公益服务社

 

文稿|程意

摄影|杨鑫月

编辑|杨鑫月

责任编辑:阿君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