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法治镇江建设 司法护航经济发展
——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服务中心担当作为走笔
摘要:五年来,融入经济建设“主战场”更加有度。创新开展“法治护航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法治护航乡村振兴战略”双护航和“法企同行”专项行动,推行重要产业主动对接、重点园区驻地上门、重大项目跟踪服务;选优配强12348法律服务队,积极参与党委政府重大事件处置、重大项目服务;充实政府法律顾问力量,完成400余件重大项目、重大决策、重要协议合法性审核。
金山网讯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担当作为、加压奋进,攻难点、补短板、提质效,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郭声琨调研指导镇江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
五年来,融入经济建设“主战场”更加有度。创新开展“法治护航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法治护航乡村振兴战略”双护航和“法企同行”专项行动,推行重要产业主动对接、重点园区驻地上门、重大项目跟踪服务;选优配强12348法律服务队,积极参与党委政府重大事件处置、重大项目服务;充实政府法律顾问力量,完成400余件重大项目、重大决策、重要协议合法性审核。
五年来,推动法治镇江“大发展”更加有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全力争创区域法治建设示范区,群众法治建设满意度居全省前列。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法治政府建设“五年纲要”落地见效;开展立法制规规范年、提升年、巩固年“三年行动”,参与制定审查《镇江香醋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12部,出台《镇江市古籍保护办法》等8部政府规章,制定市政府规范性文件17件,完成242件规范性、政策性文件备案审查。出台“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考核办法、等级评定办法,建立部门普法责任清单制和以案释法制,推进基层“三治”融合,省级以上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成率达51.2%居全省前列。完成镇江仲裁委换届,加强仲裁机构规范化建设,累计受理仲裁案件1900余件,无一例案件被法院裁定撤销或不予执行。
五年来,落实维护稳定“硬任务”更加有力。在全省率先出台《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行为准则》、社区矫正档案管理标准,率先规范暂予监外执行人员病情复查工作;加强刑满释放人员信息排查和衔接管理;顺利完成大庆安保维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特赦等重点任务;社区矫正对象近三年重新犯罪率仅为1‰。完成医患纠纷矛盾调处体制机制改革试点;人民调解网络和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进一步健全,“三调”联动进一步完善,建成老兵调解组织36个、省级优秀调委会6家;加强重要节点和敏感时段矛盾纠纷化解,累计调处矛盾纠纷 60000余件。严格依法办理行政复议应诉案件,完善和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积极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以市政府为被告行政诉讼案件实现“零败诉”。市政府先后获评全省行政复议工作规范化示范单位、全省健全行政复议体制机制示范单位。
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央第六督导组组长乔传秀带队下沉督导镇江司法行政队伍教育整顿工作。
五年来,增进民生改善“新福祉”更加有成。打造4532㎡全业务、一站式市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上线运行“12348镇江法网”2.0智慧版,公共法律服务跨入“智慧法务”新阶段获中央和省市领导充分肯定,中心被评为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集体,市级机关“十佳群众满意窗口”;实体、网络、热线三大平台“同频共振”,累计接待接访群众14万人次。连续五年推出“司法行政十大惠民实事项目”,精耕细作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范围,将经济困难审查标准放宽至最低工资标准执行,累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万余件。持续开展“法润春风”行动,切实做好进城务工人员、“三农”法律服务和特殊人群困难家庭帮扶工作。“法考”组织实施连续五年“零差错”,全省首创法律人才培训推介平台,市司法局连续三年被司法部评为表现突出单位。强化法律服务质量管理和从业监管,公证质量考评在全省实现“三连冠”。
镇江市司法局举办庆祝建党100周年歌咏汇演暨“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
五年来,激发干事创业“正能量”更加有位。司法行政机构重组有序完成,初步构建起“一个统筹、四大职能”工作布局;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效能革命”,深化解放思想大讨论;队伍教育整顿圆满收官,锻造出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司法行政铁军;司法所管理体制理顺取得突破性进展,政法专编落实率突破90%;全省率先成立律师行业党委,实现县域律师协会(办事处)全覆盖。市政府、市司法局被表彰为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市司法局获评全国老年人法律维权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文明单位。(通讯员 陈经纬 记者 笪伟)
责任编辑:曲雪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