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展加速跑 展现科技硬核担当
摘要:从镇江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生机勃发,到千方百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的高招迭出,再到推出镇江市“科技改革20条”的自我变革……五年来,镇江始终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聚焦产业强市、聚焦高质量发展,劈波斩浪、奋楫争先,甩开膀子加速跑。
风雨砥砺,岁月如歌。
从镇江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生机勃发,到千方百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的高招迭出,再到推出镇江市“科技改革20条”的自我变革……五年来,镇江始终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聚焦产业强市、聚焦高质量发展,劈波斩浪、奋楫争先,甩开膀子加速跑。
2021年南京都市圈创新合作大会暨高校院所走进镇江产学研对接活动。
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市科技部门全力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本链深度融合,用心用情为创新主体纾困解难,加快营造有利于创新智慧充分迸发、创新力量充分涌流的生动景象,加速推进创新潜力转化为发展动能,为奋力跑出现代化新镇江光辉前途蓄势赋能。
奋斗的五年 铿锵的足音
科技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设立市重大科技专项和新型研发机构建设项目,承担国家、省级科技计划项目2000余项,争取上级科技资金超14亿元;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16项,其中特等奖2项,获省科学技术奖124项;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3%。在国家创新型城市中列第21位,在福布斯中国最具创新力城市中列第18位,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科技创新驱动力指数列第12位。
指导安全生产工作。
科技企业队伍实现新跃升。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企业为骨干,创新型领军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为支撑”的创新企业梯队。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1188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累计入库企业1153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6.4%;拥有省级民营科技企业1774家,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近800家;拥有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2家、省创新型领军企业11家;拥有独角兽企业2家、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瞪羚企业22家、科创板上市企业2家。
全市海工装备产业链专题讲座。
创新平台载体获得新突破。积极推进镇江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区十四园”建设,镇江国家高新区进入实体化运作,在全国169家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名中列第76位,五年来实现进位49位;新建扬中省级高新区、丹阳省级高新区,在全省29家省级高新区排名中分别列第6位、第12位。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6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1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47家,企业联合创新中心16家,备案新型研发机构22家;获批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家,省级企业海外研发机构5家,建成省级“中国-古巴蚕桑科技合作中心”;拥有省级以上孵化器34家(其中国家级14家),省级以上众创空间35家(其中国家级4家),列入省级众创社区试点6家。
科技服务民生取得新进展。主动呼应民生关切,支持农业创新、生态文明、人口健康、公共安全等领域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持续增强科技对民生事业的支撑作用。累计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立项6项,省科技计划立项518项,获资助经费超1.5亿元。首次设置了市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项目,支持建立了镇江市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镇江市血液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拥有省级以上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9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以上星创天地16家(其中国家级5家),省级农业科技型企业50家。获批江苏镇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拥有省级现代农业科技园3个。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
走访农业科技型企业。
创新创业生态展现新风貌。出台《镇江市“聚力创新”六条政策措施》《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坚持企业主体地位,兑现落实科技政策,累计减免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43.79亿元,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抵扣应纳税所得额145.85亿元。不断优化科技金融服务,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需求57.2亿元,连续3年获“苏科贷”优秀合作地区。挖掘周边科教资源密集优势,连续举办“宁镇扬科技合作月”“高校院所走进镇江”等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与30多家高校院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160余家高校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建成镇江市科技资源云服务平台,更好服务企业科技创新。加快完善全市技术转移体系,建成镇江市网上技术交易市场,累计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160.03亿元。加大外专人才政策宣传落实力度,获得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项,“中国政府友谊奖”1人,“江苏省政府友谊奖”2人,建成省外国专家工作室32个,引进外国人才958人。
希望的蓝图 活力的迸发
蓝图已然绘就,梦想就在前方。聚焦“一号战略”,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发展的战略支撑,昂扬向上的科技部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服务新发展格局,加压奋进,紧紧围绕产业强市,助力乡村振兴,强化科技惠民,勇当科技和产业创新先锋,努力在全市“三高一争”中彰显科技担当,为奋力谱写“镇江很有前途”新篇章、打造“创新创业福地”展现硬核力量。
加快推动产业强市。加快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入融合,针对产业核心技术、先进材料、关键工艺和薄弱环节进行技术攻关。围绕四大主导产业集群、八条重点产业链、未来新兴产业培育、优势传统产业升级、“碳达峰碳中和”技术推广,组织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1000项左右,突破一批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推动产业整体水平向中高端攀升。
调研企业研发机构建设。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打造创新型企业梯队,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提高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水平。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加速向企业集聚,培育壮大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打造一批带动性强的“链主”企业和细分行业头部企业,催生更多独角兽企业和瞪羚企业,到2025年末,企业研发投入在全市总量的占比90%以上,全市高新技术企业1500家(其中“四群八链”领域120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3000家以上,实现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
推动载体平台建设。加快新型研发机构落地融合,围绕“四群八链”布局建设一批新型研发机构。推动孵化载体提质增效,按照“优化布局、以升促建、提质增效”思路,打造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创新创业孵化载体,促进科技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创新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到2025年末,全市省级以上研发平台达300家,全市市级以上科技孵化载体超120家,在孵科技企业2000家以上,入网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超1500台(套)。
加快区域融合创新。深度融入长三角、苏南自创区、南京都市圈科技创新共同体,做强做大高新区、经开区创新发展主阵地,大力吸纳集聚国内外优质创新资源。争取更多重大创新平台、重点实验室、重大科技项目落户我市,力争高新区在全国、全省位次进一步前移。支持G312产业创新走廊建设,发挥“以点连线、以点带面”辐射带动作用。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政策,提升驻镇高校院所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组织开展“企业高校行”“高校地方行”等系列活动,到2025年末,推动与国内180家以上高校院所合作,引进超1000项科技成果在镇转化。
政银携手,科技中行共建合作。
持续优化创新服务。大力实施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行动,促进农业高新技术研发与转化应用。大力实施科技助力社会民生行动,强化公众健康与医疗卫生、公共安全保障、生态文明等领域的技术创新与示范应用,为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提供科技支撑。推进科技创新“放管服”改革,赋予科技企业和科技人员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自主权、决定权。探索“揭榜挂帅”“赛马”“经费包干”等新机制。强化科技金融支撑,完善“中小微企业助力贷”“苏科贷”“高企贷”“创新领军企业贷”等科技金融产品体系。优化科技人才政策,引导我市科研人员承担国家、省、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到2025年末,新引进产业强市领军人才(团队)400人(个)。
科技部门贴心服务,外企送锦旗。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迈步新征程,凝心再出发。镇江将全面高水平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和镇江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努力擦亮这两块国家级金字招牌。围绕国家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镇江将强化政策支撑和考核导向,进一步突出创新在现代化新镇江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确立“创新驱动”鲜明导向,面向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充分发挥镇江及周边城市科教资源富集的优势,系统推动科教创新、产业创新、制度创新、治理创新等全方位创新,加快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融合,努力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民生强的通道,向着现代化建设的光辉前途全速奔跑。(记者 陈志奎 通讯员 郑淇元)
责任编辑:曲雪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