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水利高质量开启新征程
摘要:近5年来,在水利部门的牵头组织下,镇江市建成了50年一遇标准的城区防洪包围圈,为地区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河湖长制度全面建立,生态河湖行动圆满收官,近3年水质状况位居全省前列;长江岸线整治及禁采工作获得省市领导肯定,作为全国唯一保留试点,疏浚砂综合利用工作稳步推进,我市水利相关工作3次受到省政府激励表彰……
金山网讯 市第七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市水利局以党建为引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农村工作会议和习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历次全会、市委历次全会要求以及省市“两会”部署,积极行动,创新实干,不断提高工作标准和工作能力,将党建工作的成效与水利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呈现出诸多可圈可点的特色亮点。
近5年来,在水利部门的牵头组织下,我市建成了50年一遇标准的城区防洪包围圈,为地区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河湖长制度全面建立,生态河湖行动圆满收官,近3年水质状况位居全省前列;长江岸线整治及禁采工作获得省市领导肯定,作为全国唯一保留试点,疏浚砂综合利用工作稳步推进,我市水利相关工作3次受到省政府激励表彰……在此基础上,全市水利系统总结好“十三五”发展经验,紧扣建设“美丽镇江、幸福河湖”的使命任务,全面开启“十四五”水利改革发展新征程,为开创我市“三高一争”新局面提供了坚实的水利支撑和保障,为建设“强富美高”新镇江贡献出水利智慧和力量。
项目建设,夯实好为民基础
近年来,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通过党建+项目建设,我市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推进有力、蹄稳步疾,为夯实好为民服务的基础不断迈出新步伐。
2020年,我市完成重点工程投资1.29亿元,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相关工作受到省政府表彰。编制完成“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和水利基础设施空间布局规划;丹阳市太平港闸站工程、扬中市江堤加固及兴隆港应急改造工程、通济河整治工程前期工作积极推进;镇扬河段和畅洲应急护岸工程、扬中市何家大港工程及句容市仑山水库除险加固项目获批实施;智慧水利项目全面开工,镇江新区姚桥堤防提升工程、扬中市万福桥闸站工程基本建成,新孟河延伸拓浚镇江境内工程在全省率先实现通水验收,获得省市领导的肯定表扬。
2021年,全市水利重点工程建设投资任务2.62亿元,截至8月底已完成投资2.26亿元,占年度建设任务的86.3%。和畅洲西缘护岸工程已完工,新孟河延伸拓浚、仑山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均在有序推进建设中。
防汛防旱,维护好生命财产
做好防汛防旱工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要求,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水利人特别是在大战大考中交出了一份份令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
去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和长江历史罕见洪水,全市水利系统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超前谋划、周密部署、科学应对,全力保障江河安澜。全市水利部门靠前指挥、精准调度、有效应对;全市共组织超20万人次巡堤、5000余人抢险,及时排查处置险情79处,稳妥转移安置群众6099人,全市未决一堤、未发生一起人员伤亡事故、未出现重大灾情,取得了防汛战役的全面胜利。汛后,水利部门积极争取市级以上经费1200万元,迅速掀起水毁修复热潮。
今年的防汛战役中,镇江水利人坚守吃苦耐劳、能打硬仗的作风,密切关注天气动向,强化组织调度,做好应对工作,确保全市安全度汛。各市区水利局与防办反应迅速、指挥有力;水文部门全天候、不间断提供水情监测预报;设计院派出骨干奔赴一线,为基层防汛提供有力技术支撑;谏壁抽水站听党指挥安全运行,有效缓解湖西地区防洪压力;河道处认真开展水下地形监测分析研判,全力组织抛石抢险;城水处、抢险中心加强工程调度,确保城市无内涝;储运站强化物资调拨,全力支援一线;河海公司展现社会担当,主动协助地方巡堤抢险。汛后,水利系统迅速安排水毁项目,启动丹徒区龙山、张寺水库除险加固,力争开工建设通济河整治工程,补齐防汛短板。
生态水利,打造好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市水利部门高质量推进生态河湖建设取得新突破,还开启了“美丽镇江 幸福河湖”的新实践。
围绕“加快推进全市生态河湖高质量发展”总河长令,去年各级河湖长以决战决胜姿态,全面打响生态河湖收官战。当年,四级河湖长巡河履职5万人次,交办任务清单3600多份,有力推动解决河湖问题。清违治乱深入推进。101个市级“两违三乱”按期整治销号,142个长江干流岸线清理整治项目圆满完成,侵占河湖违法行为得到全面遏制;系统治理成效显著。全市取缔非法码头43个,清退长江岸线5.3公里,生态复绿70万平方米,整治沿河排口192个,建设改造沿岸绿化和滨水空间约40.27万平方米,城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
今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发布“建设美丽镇江 打造幸福河湖”的总河长令,印发“美丽镇江 幸福河湖”行动方案,积极探索跨界河长、主副河长、民间河长等模式,助力河湖治理。今年以来,已疏浚河道141条,疏浚长度185千米;开工建设生态河道25条,治理水土流失12平方公里,新增省级水利风景区2个,1月至7月,我市国考断面优Ⅲ比例保持100%,与南京市并列全省第一。
党建引领下的生态水利也是夯实乡村振兴的基础,近年来我市农村水利与水土保持工作实现新发展。加快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仅去年就清淤农村河道210万立方米,农村生态河道24条,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平方公里,打造30个小微水体整治示范点,完成人民沟、茹墅湖水保治理工作,句容市鲍亭、丹阳市九里高分创成生态清洁小流域。“美丽库区、幸福家园”水库后扶项目建设投入约2600万元,完成丹徒区邬庄村、句容市丁庄村、西冯村年度建设任务,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省水利厅专门致信表扬。
作风效能,培塑好政治生态
今年,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市水利局全心全意打造“镇合意 水时办”服务品牌,下放部分市管河道,水库审批权限,实现政审批全过程网上办理,目前,我市涉水审批办结时限控制在三个工作日以内,总体时间为全省最短。
助力产业强市“跑起来”,近年来,水利部门的行业管理与服务水平也再上新台阶。深度融入全市发展大局,以更大力度、更高效能、更具温度的管理服务,进一步发挥水利工作在城市发展、产业布局、生产生活中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水资源节约管理更加严格。完成县级以上饮用水源地长效评估,积极推进丹徒区世业洲水源地、丹阳市九曲河、扬中市铁皮港备用水源地达标建设,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任务全面完成;全年创建各类节水型载体32个,句容市创成国家节水型社会达标县,镇江新区成为全省首家开发区省级节水示范区,京口区创新聘任“节水大使”,市水资源中心主动服务指导,推动金东纸业创成国家级水效领跑者,江苏省首笔“节水贷”业务落户镇江。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完成镇江新区水行政执法权限下放,市水利局行政审批办结率、群众满意率均为100%,营商环境考核居全市前列。
队伍建设,营造好发展氛围
以党建为魂强身健体做好思想、队伍建设,近年来市水利局坚持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建设展现新成效,为高质量发展营造出良好氛围。
近年来,全市水利系统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引导广大党员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决策程序,固化“一人一重点,领办解难题”制度,大力实施基层党组织质量提升工程,不断夯实党建基础。树牢正确政绩观,坚持实干实绩的鲜明用人导向,经常性开展综合能力培训,让广大党员干部更想担当、更敢担当、更能担当。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强化运用执纪问责“四种形态”,持续巩固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将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工作引向深入。广大党员踊跃参与防疫捐款、无偿献血活动,水利部“中国梦、水利情”文化下基层,职工运动会深受欢迎,累计投入160余万元助力脱贫攻坚,群团及老干部工作成效明显,党组织的关爱更具温度。(通讯员 毛凌晨 徐鹏飞 记者 栾继业)
责任编辑:曲雪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