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八:诚诚恳恳待人,踏踏实实做事——纪东
纪东,男,1957年11月生于南京。1976年7月参加工作,198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镇江市光电元件厂(1976年7月——1990年3月)团支部书记、企管科副科长;镇江市人大常委会(1990年3月——2018年12月退休)法制委副科级秘书、办公室秘书处副处长、处长、研究室副主任、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内务司法委调研员等职务;2001年至2011年担任镇江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秘书长;2003年至今先后担任赛珍珠研究会秘书长、副会长。
把历史文化落在地上
纪东的老领导曾说过:“历史文化不仅要写在纸上,更要落在地上。”多年以来,纪东也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贯彻这句话。无论是作为镇江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的一员,还是赛珍珠研究会的一员,他始终都在相应的岗位上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承担自己的责任。
“历史文化不仅要形成纸质的成果,还要形成城市建设的重要成果。”镇江是一个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的城市,想要让文化发挥其最大的价值,不但要致力于对传统文化的研究,更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发掘,和城市建设相结合,弘扬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赋予其新时代的价值。研究会的事很多很杂,2003年到2011 年间,除了需要处理好自己日常工作事务,纪东还担任两个研究会的秘书长,事情一多起来,经常忙到不分白天黑夜,但对纪东而言,这是他的分内之事,既然是自己的职责,就应当把它做好。
“我没有什么大的贡献,我只是在做我该做的事情。”在退休之后,他依旧在需要他的岗位上奉献自己、发挥余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打造赛珍珠文化名片
赛珍珠作为“沟通东西方文明的人桥”,她毕生致力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向两个世界的人们传播着跨文化理解,反对文化霸权,捍卫中国文化的尊严,体现出了强烈的文化人格魅力。
纪东作为赛珍珠研究会的秘书长、副会长,自2003年赛珍珠研究会注册成立以来,积极组织研究会开展赛珍珠学术研究,多次参与举办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积极促进国内外赛珍珠文化交流、赛珍珠专项课题研究,出版了《赛珍珠纪念文集》等多部学术著作,编印《赛珍珠研究文集》等研究资料;对赛珍珠遗迹充分保护利用,使其成为对外开放的新窗口,城市建设的新坐标;积极开展宣传和对外交往,与镇江市电视台合作拍摄相关电视专题片,发行赛珍珠个性化邮票、举办主题书画影印作品展,多次组团赴美国赛珍珠国际组织进行文化交流,组织中小学生进行互访;与镇江中高校合作形成“一会三所一中心”,促进赛珍珠研究工作和人才培养;联系赛珍珠国际基金会开展慈善助学等活动。
在新的历史进程里,进一步加强赛珍珠研究,弘扬赛珍珠精神,化解冲突,促进文明对话,在不同的文明之间架起沟通友谊的桥梁,对于促进和平发展,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时代价值。正因为此,像纪东一样致力于宣传赛珍珠文化的人,一直在不懈努力,将赛珍珠的研究从民间人文交流逐渐提升到在政府层面开展互访、缔结友好城市;从建立完善组织架构到开展课题研究;从举行国际学术研讨会,到把赛珍珠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设,命名珍珠桥、珍珠广场、建立赛珍珠纪念馆、赛珍珠文化公园。镇江作为赛珍珠的故乡,已经成为了世界赛珍珠研究的原点与中心,而赛珍珠文化也已经成为镇江市一张靓丽的名片,使更多国际友人认识镇江,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退休不褪色
“人到了一定年龄会面临退休,但是党员身份却永远不会退休,因为对于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来说,严于律己的作风不会退休、乐于奉献的精神不会退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会退休。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把有限的生命汇聚到永远年轻的共产主义伟大事业上,有限的生命才会青春永驻。”入党34年来,无论是在职期间还是退休后,纪东始终坚守自己作为一名党员的职责,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情系镇江市的文化宣传建设,生动诠释“党员精神永不退休,为人民服务的情怀永不褪色。”
志愿者说
山水风光历久弥新,人文底蕴愈加厚重。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离不开每份兢兢业业,踏踏实实。纪东先生在自己的岗位,贡献价值,致力于发展和维护镇江这座城市山水风光,历史文化。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也应该学习前辈们务实创新、接续奋斗,为镇江这座城市争得更大荣光。
凝眸华章
——百名大学生对话百位“银发先锋”
主办单位:
镇江市委老干部局
镇江市“银发生辉”志愿服务总队
江苏大学团委
金山网
镇江市社会儿女公益服务社
镇江新媒体公益服务社
采访:杜晗晓 晁华君
摄影、文稿:晁华君
编辑:杜晗晓
责任编辑:阿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