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新闻 本地专题 镇江百名大学生对话百位“银发先锋” 系列访谈

八十二:一生耕耘、无私奉献——石耘

2022-01-06 16:14

微信图片_20220106161036

石耘,江苏镇江人,1974年入党。1969年下放苏北新曹农场,1979年回城。从商店基层干起,从门店主任,大鹏商场副总,总经理,党委书记,供销社副主任,直至市财政局副局长、调研员,慈善总会副会长等职。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商业部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多次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嘉奖。退休后,她退而不休,为镇江慈善公益奔波忙碌,被评为全市“优秀慈善工作者”。今年又荣获全国慈善会“优秀基层慈善工作者”的光荣称号。

一、屯垦戍边,黄海之滨锤炼红心

1969年3月8日,石耘来到苏北新曹农场。同年9月,她和另外三名女知青一同打报告,来到缺医少药、少文化的海边盐场。在盐场,她和盐工同吃,同住,同劳动。每天三更起床晒盐灰、为烧盐三天三夜睡灶堂。石耘和三名女知青,终年光脚挑灰晒盐,脚指烂了,穿上盐工大娘做的水板鞋继续干。她们诚恳地向老盐工学习。晒黑了皮肤炼红了心,和盐场农工心连心。

石耘和她的伙伴,除了要吃得起苦,学好做盐术,自己还要过好生活关。盐场地处海边,文化落后,文明颓废,且没业余文艺生活,没医院治疗条件。这对四个刚从城市来的小姑娘来说,确实困难重重,难以适应。然而,石耘和她的伙伴们,硬是铁下心,闯过了一个一个的生活关。还自学自采中草药,办起了连队小药房,为缺药少医的盐场农工,针灸治疗,送药治病。自购学习用品,帮助盐场职工学文化。这对当时只拿15块钱一个月工资,还要上交8元伙食费的知青来说,是何种地奉献精神?!石耘她们在海边盐场,几年都不曾回家过年,自编文艺节目,为当地的盐工老农,送去文明,带来了欢乐,带来了精神上的食粮。

微信图片_20220106161040

石耘所在的知青盐业组,先后被评为省军区“四好连队、五好战士”的先进集体;团、师、兵团、全省“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的先进集体。她们的先进事迹在省千人大会作了介绍,《新华日报》还作了专版报道。1974年8月,石耘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5年石耘离开盐场,调到知青连队去当连长,该连皮棉亩产只有29.6斤,年亏损6万多元,经济指标全师倒数第一。石耘到任后,首先找出亏产的种种原因,逐个加以解决。她尊重年长的指导员,求得班子的团结统一。然后,根据年轻人的特点,成立了创作、文艺、体育、卫生四个专业小组和一个“图书阅览室”,并为知青子女办起了一所小学,开设一、二年级的复式班,解决了知青农工的后顾之忧。这一个个贴心措施,很好地调动了全连农工的生产积极性,收到了显著成效。当年秋季,皮棉亩产就翻了番,摘掉了亏损帽子。此后,棉花年年增产,逐步改变了连队落后的面貌,农工和知青的个人收入也得以提高。石耘再次成为全省先进知识青年。

微信图片_20220106161043

二、开拓进取,迎难而上步步攻坚

1979年回城后,毫无商业经营经验的她,当上了商店主任,压力很大。有压力就有动力,她开拓进取,迎难而上,向内行学习,相互交流,加上自己的刻苦实践,初步展露了她的商业天赋。在她的带领下,销售业绩快速增长,员工的福利也逐年得以增高。

石耘到亏损严重的大鹏集团任总经理一职时,她借鉴农村分田到户,联产承包的方法,大胆对27个亏损门店实行租赁制,经营承包责任制。方案明确条款,所得效益交足集体,剩下全归经营者所有。为了取信于民,她将订立的承包方案,到公证处进行了公证。这种做法极大地调动了门店干群的积极性。当年,亏损门店就全部转亏为赢。与此同时又成立了“大鹏不锈钢”、“大鹏五交化”、“大鹏副食品”公司,实施经理承包责任制,按照经营利润率,采取见利分成的分配办法,取得了喜人业绩。大鹏不仅在市区购置了火车站大鹏商场,还在上海浦东、浦西,在厦门购置了房产,成立了办事处,并使大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列入准上市轨道,企业步入健康有序发展。

石耘身为总经理,党委书记,终日起早摸黑忙个不停,帮助属下各企业门店解决难题难点,做足人的思想工作,极力打造一个经营有序的经商环境,赢得企业经济效益的逐年提高。而她自己,身为集团一把手,不沾不贪,工资和副总同酬,不多拿一分,廉正奉公。鉴于她突出的工作表现和出色的工作能力,石耘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商业部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市人大代表,省党代会代表,全国妇代会代表。并于1992年出任供销社副主任,1994年调到市财政局任副局长。

微信图片_20220106161047

在财政局的领导岗位上,她一干就是十五个春秋。

她首先从身边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抓起。带领大家走基层,一走就是几十家,实地了解每家的详细情况,事业发展方向,根据先急后缓、量力而行的原则,合理安排预算资金,彻底改变坐办公室的“官办”作风。她说,我们替纳税人管钱,就要把钱用到刀刃上。要换位思考,要站到对方的角度上去考虑问题,解决问题。

她在财政局工作时,分管过“社会保障”、“教科文”、“政府采购”、“会计”、“注协”、“会计师事务所”、干部培训中心”等项工作。她始终保持着一个共产党员的优良作风,勤勉廉政,为民理财。致力于全市社会保障制度和义务教育制度的改革。她边干边学,开拓进取。她参与制定的镇江医改方案,得到了国务院和财政部的肯定和认可。为此,她多次受财政部邀请在全国各地介绍镇江做法。

石耘说,能够为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和谐,造福一方百姓,尽己微薄之力,我由衷地感到欣慰和高兴。她杰出工作业绩,也被组织上肯定和认可。在财政局工作期间,她每年都被评为优秀公务员,两次荣立二等功。

微信图片_20220106161050

三、初心不变,扎根慈善终生为民

石耘退居二线后,担任过市知青文化研究会会长、财政局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和市慈善总会副会长。当被问到:是一种什么样的信念和力量使你将目光投注在公益慈善事业上时,石耘给我们讲了她亲身经历的一件事,这件事令她难以忘怀。

这是一对热心慈善的老夫妇,男的已88岁,身患前列腺癌,老伴已年愈92岁,身患肝腹水,没有工作过,一生均无固定收入,夫妇二人住50多平方的回迁房,至今还过着用铝锅端水洗澡的艰苦生活。可是,就是这对夫妇却用平日节俭下来的钱,向慈善捐款34万元。他们说,是共产党给我们带来的幸福生活,我们要捐钱给那些比我们困难的人过好日子,渡难关。此事让石耘深为感动。她说,我在感恩中做慈善,我定要尽力,不离不弃,不能让这些慈善为本的老百姓失望。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石耘亲自到基层去调研,和弱势群体人员促膝谈心,摸清慈善工作的中心和重点。

微信图片_20220106161053

为了方便受助群体患者就医,她和医保部门商量在医保卡上作标识。使他们就医时,一刷卡就能适时接受“慈善救助”,有效地帮助了弱势群体缓解因病致贫的问题。

石耘说:“慈善的资金是各阶层善心人士的捐赠,我们要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我们一定不能辜负社会弱势人群对慈善的希望。”

在慈善工作中,石耘还十分关心慈善文化的建设。她说,慈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要通过慈善志愿者的传播,让它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营房,世世代代传承下去。为此,她特别重视对慈善工作者的培养和关心,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集聚慈善事业的力量。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加入到慈善志愿者的队伍中来,她感到非常高兴。她说,这对于我们慈善事业来说,是个好兆头,是慈善事业的新源泉、新动力。我们镇江小城大爱,慈善事业一定要遍及街头巷里,惠及邻里百舍。

微信图片_20220106161055

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石耘常常出现在弱势群体中。她陪伴失独老人裹粽子、包饺子;她陪伴孤寡老人做蛋糕、过生日。她身先士卒,深入基层,尽心做好每一件慈善工作。石耘也多次获得市委、市政府的表彰,被评为市级“优秀慈善工作者”。

如今,石耘已不再担任市慈善总会副会长,但她仍然热衷慈善事业,不离不弃。她表示,在慈善的路上,只要我有一点力,我就要去贡献一点力。要把“善报好人”这件事做好,慈善为本,终生为民。

微信图片_20220106161058

志愿者说

微信图片_20220106161102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年是祖国的希望。青春在于奋斗,它让你璀璨夺目。青春在于奉献,他让人如沐春光。”这就是石耘对我们青年的寄语,这也是一位老同志对后辈的希望。

石耘对我们说,人在世上就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人的一辈子要做到:做人要负责,做事要尽责,做官要担责。

“问君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我们一定牢记前辈对我们的祝福和希望,为了民族的振兴和祖国的安宁,为了百姓的小康和国家的强盛,刻苦勤奋,不忘初心,奋力向前!

微信图片_20220106161105

凝眸华章

——百名大学生对话百位“银发先锋”

主办单位:

镇江市委老干部局

镇江市“银发生辉”志愿服务总队

江苏大学团委

金山网

镇江市社会儿女公益服务社

镇江新媒体公益服务社

文稿:杜念

拍摄:朱恩田

责任编辑:阿君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