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芙蓉楼 首页

回忆前王甸村往事

2022-05-13 10:34 来源:镇江日报

□ 王鸿基

我的老家在镇江东乡姚桥镇前王甸村,村子不大,却是个人杰地灵、宜居的好地方。

村子东西两边各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河流,河的两岸隔一段距离就有一棵柳树,河水清澈,常见鱼虾在水里活动,人们几十年来在河边洗菜淘米洗洗刷刷。家里的生活用水也都是到河里去挑,家家都有一口大水缸,大清早将水挑回来,挑满一水缸再加点明矾沉淀,一会儿水就清澈见底。我还喜欢钓鱼,一年三季都钓,只有冬天不钓,因为太冷。这里说个我痴迷钓鱼的故事:1955年我小学毕业要考初中了,人家都在复习备考,而我却不当回事,照样拿着渔竿聚精会神地站在河边。这一幕正好被在我村任教的黄老师看到,他回去就跟我大哥说:“鸿基怎么还在河边钓鱼呀,没几天要升初中考试了。”过了几日,姚桥小学老师就带着我们一个班的学生长途跋涉到大港中学参加小升初的考试,然后我就在大港中学开始了六年的求学之路。

在村东河流的东边,村西河流的西边分别是大片的良田,春末夏初绿油油的麦子随风起起伏伏,一浪接一浪,令人心旷神怡。而到了插秧的季节,看到的又是一大片青绿色的秧苗,十分养眼。到了夏秋收获的季节,金黄的麦子、金灿灿的稻穗个个弯着腰低着头随风摇摆,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村民们个个喜上眉梢。村子的南北面都是旱地,俗称高田,一般种些旱谷,诸如玉米黄豆之类,但大部分还是用来栽油菜。每年清明前后,开满一大片金黄色的油菜花,蜜蜂在花间嗡嗡地飞飞停停,忙个不歇。空气中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油菜花香,沁人心脾。

古人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我们住宅的屋后恰恰就是一片竹林,每天清晨天刚蒙蒙亮,早醒的鸟儿们就已经亮开了嗓子鸣叫。春天,竹笋出土了,还可以挖点笋子尝尝鲜。平时村里人根本无需买菜,最多买点猪肉,因为家前屋后和自留地上都种着时令菜,蔬菜根本不用买。

村里自然景观如此,人文之事又是如何呢?我们前王甸村除几个杂姓外,大多数人都姓王。按公安部《2018年全国姓名报告》显示,王姓户籍人口1.015亿,位居全国第一。王姓分支遍布天下,据史料记载考证,我们属于琅琊王氏分支的后裔。我们的老祖宗——俗称“白胡子老太爷”生了四个儿子,后被称为“老四房”,子子孙孙们都居住在“崇德堂”和“啟德堂”。“崇德堂”被习惯称之为“老房子”,而“啟德堂”习惯地被称之为“新房子”。“老房子”总共六进,供“二、三、四”房的人住,“新房子”三进三开间,始建于1902年供“大房”的人住。我是“大房”的后代,所以一直住在“新房子”里。我们新老二宅祖祖辈辈十分崇尚教育,千方百计让子女们上学读书,所以出了不少中专生及大学生。别小看中专生,在那个年代中专生就算是知识分子了,国家包分配,国家干部编制。大学生里头不乏从上海同济大学、复旦大学等名校毕业的。我们这个大家庭直系成员和旁系亲属中大学教师就有不少,甚至有在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工作的。我的堂哥王自强先生,是南京中医药大学的教授、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至于在中小学当老师的更不在少数。更厉害的是,我们家族中还有参加革命为国捐躯的烈士王若谷先生,还有参加过抗美援朝立过功的老战士——我的堂叔王钟绛老先生。总而言之,我们这个家族是兴旺的家族,人才辈出。

我们村的人,民风淳朴,崇尚礼仪,相处总体和睦。农忙时节,抢收抢种,多家互相帮工,齐心协力,一家一家有条不紊地逐个解决,甚至挑灯夜战通宵达旦,确保颗粒归仓。哪家有个红白大事,大家纷纷主动帮忙,各司其职,直至事情圆满结束。过年家家都要蒸包子,有一家先动,后面就有几家来凑热闹,大家合作,和面的和面,捏包子的捏包子,上笼的上笼,烧火的烧火(以前老家都是烧柴火的土灶),大家说说笑笑,一起干活,好不热闹。最能体现乡亲邻里和睦共处的,我暂且将它称之为“换碗”,我们那里有句俗语叫:“亲戚包换包,邻居碗换碗”,一日三餐,特别是中午各家饭食不同,比如,有难得包一回馄饨的,主家都会特意多准备点给左邻右舍各家送上一碗。有烧菜粥的人家就会扯着嗓子喊“我家烧的菜粥哦,要吃的来舀哦!”有时自家烧的不对胃口,特别是孩子想吃点什么,就会挨家挨户地去问,碰到合适的就要点回来,主家一口答应,毫不吝啬,这是乡下人家独特的风景。至于不幸遇到像火灾之类的祸事时,乡亲们都毫不含糊,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物出物,个个都很慷慨,想方设法帮助事主尽早渡过难关。而一年当中最热闹最有人气的是春节和清明,各路大军回家过年、扫墓之时,大家嘘寒问暖,交流各自的情况,谈天说地,格外亲切。

前几年,老家拆迁,乡亲们东分西散,我也很少再去老家了,朝思暮想的前王甸村的往事,一直深深刻在我脑中。

责任编辑:阿君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