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芙蓉楼 首页

流向古运河的市内河

2022-05-23 14:37 来源:京江晚报

7fa39436-78c5-4ef1-85a6-e2b257f6ead1

文/图 秦聿森

镇江的地势高,全省数第二,只比徐州低0.4米。镇江人站在平地上,跟全省海拔最低的东台比,那里的人就得站上九层楼。高者为京,所以镇江有过京口的地名。江南大运河希望水平无波,镇江却是个卡脖子地段,镇江这里一寸不通,任它运河千里也会万丈无功,急切盼望从整个杭嘉湖平原,淞沪平原,乃至苏锡常运到京师的物资就会堵在镇江东南,只能望洋兴叹。

真的会望洋兴叹!唐以前西津渡长江两岸距离最近,这个近,水程也达四五十里,出了焦山就是海,望不到边了,焦山就号称当时的海门,还荣膺了许久。现在南通的海门那时候还是沙洲,一直到宋代还没有跟陆地连到一起。你就知道隋代开凿运河,江南运河为什么要选在镇江,他从常州那里不行吗?真的是不行!

为了跟江北的邗沟对接,如果是从常州开始出江,就得走头两百里海路。今天的钱塘潮跟当年的广陵潮相比,算是小巫见大巫。在扬州那边叫广陵潮,镇江这边一样的潮,就叫它“京江潮”。扬一益二,当年扬州比镇江名气大,广陵潮也就叫得比京江潮响得多。地球自转和东南风的原因,也许扬州那边看见的潮头大一些,那边的土地也被潮卷走多了一些。

苏锡常,一直到杭嘉湖的大运河周边都是平畴百里,河里不愁没有水。惟有镇江段,愁水!留潮补缺,通渠注水,还得不断地疏浚,不断地变动出江口。千百年来,镇江人为了运河里有水,可以说是做到了滴水入漕。我说镇江段的大运河有两层岸,江南运河没有哪一处有镇江段的岸高坡陡,都是镇江的先民们用双手靠最原始的手段挖出来的啊!

我查了《至顺镇江志》,我看了光绪五年的镇江地图,说一说我知道的镇江人滴水入河的旧事。

这一条通往古运河的市河,史志未载,地图未标,而实际存在时间不知几何。河不知其名,在黎民村一段被称为“大沟”,由三条支流汇聚而成。北支出黎家塘。早先在无专厂西围墙下有明沟,汇登云山下水,过登云路向南,流经何家门变电所西,入池塘。阳彭山坡西诸多土山水也即汇入。出池塘后沿老恒顺酱醋厂北墙折向西,到南北向的何家门小路沿路一直向南,过省会路(今中山西路)沿药材公司东墙至三官塘。去三官塘是下坡路,这时候沟宽已经逾丈。三官塘北有殿,我小时候已经被黄山供销社占用。西墙有庵,老尼姑被断了香火,为人家倒马桶谋生。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

三官殿听名字是道观,但是在前,还是寺,名“永安寺”,《至顺镇江志》有载。三官塘应该名缘三官殿。现在的人应该不知道,镇江当年最大的泉眼不是“天下第一泉”,也不是南山的虎跑鹿跑珍珠诸泉。一个泉眼可以造一座水厂的只有三官塘。号为战备水厂,水厂原在何家门。现在,三官塘的水没了,战备水厂也没了,不知道水到哪儿去了。那眼泉,周围百家运用,桶提盆舀,时刻都有泉水淙淙流出,根本看不出水的折耗。大沟的主要水源即来自于它,唯它在不落雨时依然有水供给运河。

一支出冯家湾,汤家湾,东西向,主要是汇聚雨水。有小鱼小虾,还有许多的青蛙。当然也常见青草蛇,过庄泉村前拐向东北汇入大沟。

最后一支接磨笄山、黄鹤山北面雨水,经张王庙、水泥厂西向北,傍黎民村,又汇入大沟。大沟在三官塘前就蜿蜒向东。马家山南边地势最是低洼,此时的大沟宽处有两三丈,一路向东在“大茅缸”左近过运河路汇入运河漕。现在的珍珠桥北,河边有亭式建筑,内设泵站,当是旧时大沟出水的地址。

大沟源出狮子山、跑马山。经古西门街到三官塘,是为主流。

这三条支流,北边的一条最先在城区范围内,泄洪的同时兼做污水沟。西边和南边的两条当年地处郊区,周围都是菜田,还作灌溉之用。如今全是城市的高楼大厦,甚至是繁华闹市,旧貌早不见了丝毫。但是,大运河应该记着曾经有过这么一条小河,它把水送给了千里漕运。

镇江这座城市,千百年以来一直默默地守护在江南运河的出江口,默默地做着为千里大运河保畅通的工作。

责任编辑:阿君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