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芙蓉楼 首页

紫珍喉科与贾氏医门

2022-05-31 15:53 来源:京江晚报

同治四年太平洲同人送贾笑山之“杏苑流芳”匾

同治四年太平洲同人送贾笑山之“杏苑流芳”匾

紫珍集(贾明本)抄本

紫珍集(贾明本)抄本

《紫珍喉科》明代孙寒山抄本 第一页(序)

《紫珍喉科》明代孙寒山抄本 第一页(序)

紫珍集(贾明本)抄本内页

紫珍集(贾明本)抄本内页

文/图 贾建华

紫珍喉科是起源于镇江,历史悠久,国内曾经最具影响力的喉科医学流派,在镇江地区主要由东乡贾氏医门传承,迄今已逾五百年历史。由于医史及地方志未载,今人多缺乏了解。作为镇江地方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将其源流及传承情况作一简述。

紫珍喉科流派缘起

明朝嘉靖初年,江西鄱阳人黄梅谿来到镇江,参禅于焦山古刹。这位云游天下的江湖异人,早年得到一位方士传授治喉秘籍“七十二种图像喉科”,精于此术。在镇江居留期间,授徒本地人朱纯衷,遂将此道门渊源的医术传承下来。黄梅谿师徒编写喉科秘籍时将书命名为“紫珍喉科”。根据书中“紫珍神秘诀,青囊济世方……”之语,推测黄梅谿是为了不忘记其师傅道家出身,故用此书名。“紫”在道家为尊贵之色,道家经书亦称“紫书”,神仙居所称“紫台”,道家中有“紫气东来”说辞。“紫珍”,寓意道门珍贵书籍。从黄梅谿的籍贯以及医术手法特点看,紫珍喉科是来源于江西旴江流域的道家医术。旴江流域道医传承有千年以上,是中国喉科医学的主要发源地。黄梅谿将“紫珍喉科”种子播撒在镇江,形成了中医历史上重要的学术流派。不同于一般的家族世医,紫珍喉科流派产生之初就有了记载本派技术的书籍,就是《喉科紫珍集》。

黄梅谿之徒朱纯衷,镇江东乡人(儒里朱氏,古属丹北地区),家传两代至孙子朱翔宇,朱翔宇再传邑人孙寒山、阮时行,孙寒山、阮时行再授徒贾煃。贾煃,明末镇江东乡厚斝村人,在名师培养下成为一代治喉圣手,为贾氏喉科医门开派之祖。后世贾氏家族历代传承紫珍喉科医术,历400年传15代,声名远播于江东地区,长盛不衰,堪为医界奇迹。贾煃直系后裔中连续传承至中医名家贾幼山计11代,传至喉科名医贾东升先生计13代。贾氏族人中也是历代喉科名医辈出。随着贾氏医门的传承,紫珍喉科由于其独到的疗效为世人所推崇,自清朝中叶起,秘籍和技术逐步播散到全国各地。清末民初,紫珍喉科的代表书籍《紫珍集》已成为喉科医学中著名的经典。古代喉科由外科(疡科)分出,所以紫珍喉科特别注重手术及吹药等外治法,现今国内所谓的喉科火烙派大多由紫珍喉科派生出来。紫珍喉科自清朝乾嘉时期起在抗击历次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这在咸丰十年句容籍慈善家杨启葆刊刻《经验喉科紫珍集》序中有反映。贾氏医门是紫珍喉科的传承者和守护者,为祖国医学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

紫珍喉科代表人物

黄梅谿:紫珍喉科开派之祖,鄱阳人,生卒年不详,约在嘉靖初年在镇江生活。咸丰寅申年初版《经验喉科紫珍集》原序中有“予师乃三山上之禅师,得受方士……”之语,今医界对原序作者及“三山”概念认识不清。此序为黄梅谿之徒朱纯衷所作。“三山”指镇江的三座名山(金山、焦山、北固山),著名的佛教道场,明代以前镇江就有“三山”称谓,镇江本地人都知道,但国内医史界很多人不一定了解,以致对紫珍喉科的历史产生重大误解。有人怀疑黄梅谿是杜撰的人物,因为道士将医学秘籍传于禅师的说法从常识上让人费解。据笔者保存的万历末期抄本《紫珍喉科》记述,黄梅谿为“三山之上禅客”,一字之差,省份迥异。在经历二百多年的传抄过程中发生了错误。黄梅谿最初是游走江湖的居士,年轻时随方士学习医术是说得通的。根据后世留下的资料显示,黄梅谿镇江参禅的地方在焦山,可能晚年皈依焦山寺。

朱纯衷:紫珍喉科第2代传人,生卒年不详,约在嘉靖初年师从黄梅谿,独得其传,留有秘本,《喉科紫珍集》前序为其所作。

朱翔宇:紫珍喉科第4代传人,生卒年不详,朱纯衷之孙。主要医事活动在万历朝,晚年重新编辑《紫珍喉科》,收录了前辈医家锡山窦梦麟《疮疡经验全书》部分内容以及同时代医家通州陈若虚、仁和皇甫中关于喉病的论述,并作《喉科指南赋》篇章,使该秘籍体系完备,奠定了紫珍喉科流派医术基本范式。

孙寒山:紫珍喉科第5代传人,镇江东乡丁岗人,万历朝喉科名医,得传朱翔宇《紫珍喉科》,另作集补44则(喉科临证二十法的来源),丰富了流派学术内容,授徒外甥贾煃。

阮时行:紫珍喉科第5代传人,万历朝丹徒名儒。康熙丹徒县志载“阮时行,字坤仪,隆庆丁卯举人,万历庚辰礼闱已中式,以同辅臣名撤去,后易名阮时升”。曾任上犹、泰和、万安县令,泸州知州。有政绩。古时上犹县治旁有阮公祠,祀阮时行。致仕后,闭门读书,整理审定朱翔宇孙寒山所传《紫珍喉科》。他不仅是万历朝丹徒籍名宦,也是紫珍喉科流派一代宗师。授徒贾煃。

贾煃:字光斗,号少泉,紫珍喉科第6代传人,镇江东乡厚斝人,生于万历十一年,殁于顺治三年。师承舅氏孙寒山及名儒阮时行。深得紫珍喉科之奥妙。为贾氏医门开山之祖。后世传承的《经验喉科紫珍集》为贾煃修订。

贾旭年:贾煃5世孙,生于乾隆十六年,殁于道光三年。紫珍喉科第11代传人,贾氏医门第6代传人。以“爱虚老人”之名作《古方汇精》,另辑录《喉症全科紫珍集》。两书由大港赵氏尊仁堂于嘉庆九年刊刻行世。孤本存于故宫博物院。

陈墨樵:丹徒人,嘉庆年进士,出守西川时于道光三年将家乡带去的尊仁堂《喉症全科紫珍集》重刻传世,川蜀地百年间再版多次,对当地的医学发展有一定的贡献。

贾泰霞:贾煃8世孙,字锦江,职衔名庆云,生于嘉庆十三年,殁于咸丰十年。紫珍喉科第14代传人,贾氏医门第9代传人。

贾笑山:贾煃9世孙,生于道光十年,殁于同治十一年。紫珍喉科第15代传人,贾氏医门第10代传人。今存同治四年“杏苑流芳”匾额,为扬中同道赠送贾笑山之物。

贾幼山:贾煃10世孙,贾笑山子,生于咸丰八年,殁于民国十二年。紫珍喉科第16代传人,贾氏医门第11代传人。授徒少年章次公,复推荐去丁甘仁开办的上海中医学校学习,后成为中医大家。授徒少年沙宇清,也成为喉科名家。

沙宇清:如皋人,生卒年1906年~1981年。1920年~1923年在大港厚斝村随贾幼山学习。紫珍喉科第17代传人,贾氏医门第12代传人。当代喉科大家。曾任如皋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副院长,县政协副主席。著有《临江庐医藁》,业界评价甚高。

贾明本:大港厚斝人,生卒年1915年~1972年,紫珍喉科第18代传人,贾氏医门第13代传人。早年随丹徒名医仲笑豹及章次公学习。不但专长于家传医学,对于内外儿科亦无所不精。先生天资聪颖,读书勤勉,过目成诵。同时精于金石琴棋书画。解放初曾任康复医院中医科主任,后回乡创办喉科诊所,屡起沉疴,名震四方。作“喉科内外治法介绍”,刊登于《江苏中医》1966年第5期。

学界争论中国第一部喉科医学专著

《喉科紫珍集》是紫珍喉科流派的学术载体,初名《紫珍喉科》,约在贾氏医门开派时定名为《喉科紫珍集》,后世演化为多种称谓。主要有两种版本系统,一是《喉症全科紫珍集》,另一是《经验喉科紫珍集》。流传的版本约有30种,最早的刻本是嘉庆九年京江尊仁堂《喉症全科紫珍集》刻本、京江盛德堂《喉症全科紫珍集》刻本等。影响力最大的是咸丰十年杨启葆《经验喉科紫珍集》刻本,上海千顷堂刻本为杨启葆版本翻刻。贾明本先生遗留有《经验喉科紫珍集》抄本,约完成于乾隆时期。需要提的是后世有名的《焦氏喉科枕秘》一书,此书由吴中名家金德鉴(保三)于同治七年编,据其序云,《喉科枕秘》原为抄本,金氏偶然得之。其内容与贾氏所传《紫珍集》完全一致,错别字亦相同,可以断定此抄本是贾氏医门流传出去的。笔者保存有紫珍喉科第5代传人孙寒山所作《紫珍喉科》抄本,为后世《紫珍集》的母本。此书约完成于万历朝末期(1620年)左右,经阮时行之手流传后代,虽经历400年光阴,完好如初,可见历代藏家用心保管程度。

关于中国首部喉科医学专著,学界争论不休。一说是《咽喉脉证通论》,此书首刊于1825年,有学者考证此书不会早于清乾隆朝。江西中医药大学谢强教授认为,江西清江聂杏元所著《咽喉说》是我国目前有史料记载的第一部喉科专著。此书约完成于明朝崇祯年间,原版实物未见传世。而笔者保存的孙寒山所作《紫珍喉科》抄本原件完成时间就早于聂氏的《咽喉说》,故从前述紫珍喉科流派的历史看,诞生在镇江的《喉科紫珍集》才是中国第一部喉科医学专著。

紫珍喉科,儒释道三派文化的结晶

紫珍喉科起源于道医。《紫珍集》里有很多道教文化的元素,著名的喉科“秘药”(吹药)由七十九味药组成,是古代吹药中最大的一个方子,是道医的精华,瀛洲学士汤(十八味神药)亦是治疗疮毒经典方剂,虽然我们无法考证其源头,但是这些东西是古人千年以上经验的总结。黄梅谿师祖与焦山的结缘,注定了紫珍喉科带有佛家文化印记。一代宗师阮时行,宦海沉浮,知泸州时修建泸县圆通寺,现在为全国文保单位。为民请命得罪奸佞,羁押泸州时读书于易萧寺。致仕后在家乡读书授徒,整理审定《紫珍集》。朱翔宇老方中原有“天灵盖”一味药,阮师审定后去除,后世不再用,书中极少用动物药,更显佛家慈悲。紫珍流派主要在东乡文人中传承,且没有门户之见,这是《紫珍集》内容能不断丰富发展的原因。历代前贤虽然治病救人无数,少有家资发达的,在他们看来,医本善术,终究不是为了图求名利。

责任编辑:阿君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