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芙蓉楼 首页

江中的“江心花园”

2022-06-15 16:15 来源:京江晚报

1997年夏江心花园被淹时的小卖部 图:王礼刚 提供

1997年夏江心花园被淹时的小卖部 图:王礼刚 提供

2005年地图上的江心花园

2005年地图上的江心花园

文/王礼刚

在镇江城北,蒜山脚下江中有座小岛,四面环水,叫做“江心花园”。这座小岛,距离陆地150米,全长270米,宽120米,面积有32000多平方米。1952年市卫生局血吸虫病防治站在岛上建筑水上粪池,后有船民陆续于此建房定居,1954年逐渐形成居民区。1959年,建立了水上居委会。1989年,有6个居民小组,168户居民,2038人,居民均为船民。江心花园历来为防汛防洪重点地区之一。

江心花园这座小岛是由长江泥沙淤积形成的。据史料记载,小岛积沙于明末清初,大约在清咸丰、同治年间形成滩涂。是由清末“江中新沙”分离出来的一个小岛。江心花园与岸,曾经有一垄埂,枯水时露出与岸相连。为方便于木簰改扎,开挖港池时,垄埂疏浚了。鸦片战争后,原苏北路、二马路等处,曾被英国占为租界,沿江一带成为长江客货运码头,迎江路、大西路、苏北路一带畸形繁荣。清同治四年(1865),在镇江水域停泊的木帆船1800多只。这些船舶大多无固定港籍,按其营运范围,自行结成木船行帮。江心花园这座小岛近岸,又处在便民河通江河口和鲇鱼套河口,泊船最受船民喜爱,十分便于船民泊船和登岸采购生活用品。江心花园地处镇江老港码头繁华区域,曾经的东方公司趸船码头建在江心花园,所以又有“东方码头”之称。

清末民初,南来北往的船舶多了,船上粮食上下方便,江心花园上就开始有了磨坊给商、民们加工粮食,1937年后小岛被称为“磨坊墩子”。镇江港兴旺时,经镇江港过江的南北客运量每年近百万人次。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由于封建把头横行不法,江边一带,曾有“老虎码头”之称。1949年后,磨坊墩上设立水上治安大队,俗称大队部。经多次整顿治理,江边码头及水上治安秩序面目一新。

解放初,为消灭血吸虫,镇江不仅加强了市区街巷的粪便管理,而且对水上、船民粪便也加强管理,不允许粪便入江入河。当时,粪业由市卫生科和公安局管理。1952年,为加强江河水上粪便管理,镇江老港成立了水上粪划组。规定所有在港船只,均须设置马桶,同时设置收粪船8只,定时收集在港船只的粪便,做到粪便不入江河。政府在磨坊墩上建造密封储粪池,对收集的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切断血吸虫病的传播途径。当时,粪划组职工潘桂兰等集体编写了《送瘟神三字经》,对在港船民、市民进行宣传。《送瘟神三字经》这样写道:“ 血吸虫,害人精;粪中卵,传疫病;粪落水、卵变形;长毛蚴,钻钉螺;繁殖快,尾蚴成;人下水、尾蚴进(钻进皮肤);体无力、腹水盈;田地荒,没人耕;旧社会,无人村;血泪史,流至今;新社会,传佳音;党号召,送瘟神;搞血防,不可轻;粪管好,肥成金;杀虫卵,要认真;灭钉螺,断病根。”

1954年这里逐渐形成居民区,因磨坊墩上遍栽花草,因而改名为“江心花园”,此地名延续了几十年。由于岛上居住的大多数是船民,1959年,随着水上运输户(含部分渔民)在陆上定居,设立水上居民委员会。因为居民要和陆上联系,江心花园小岛上家家都有木划子,组成水上木划组,由迎江人民公社生产生活服务联社代管,以木划子接送镇江农药厂、江南化工厂之间往返的工人上下班。1980年江南桥建成后,木划组自行淘汰,其部分人员由中华路街道办事处生产生活服务社代管。

江心花园这座弹丸小岛,每年洪水季节小岛都会被洪水淹没。1954年特大水灾,好在那时岛上居民户数少。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长江大潮时,江心花园都会被水淹。尤其是初三、十八大潮汛期间,如果遇上台风,或者刮上东北风,江心花园必定受灾。记得1997年11号台风,正好遇上大潮,长江路沿线港区都淹没在江水之中,江心花园只看到房屋的上半部。二十一世纪开始,随着长江路的整治,江心花园居民都从岛上撤出,安置在市区居住。现在,“江心花园”已经成为历史,并在人们的记忆中淡忘。

责任编辑:阿君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