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芙蓉楼 首页

镇江百年禁毒回顾

2022-06-24 16:17 来源:镇江日报

民国时报纸刊登的戒烟报道

民国时报纸刊登的戒烟报道

《江苏省会辑要》中关于禁烟的内容

《江苏省会辑要》中关于禁烟的内容

□ 王礼刚

鸦片战争后镇江开埠通商,镇江城区曾经成为英国倾销鸦片、贩卖毒品的基地之一。受英国倾销毒品的影响,镇江本地除了贩毒制毒者,还有人种植罂粟。民国二年(1913年)12月8日,南乡辛丰一带发现烟苗(罂粟花),丹徒县政府即令警所警员铲除,并饬令各乡董禁止村民种植。民国五年(1916年)12月江苏省公署委令朱毓珍为丹徒、丹阳禁烟委员,实地查禁烟苗。除张贴告示外,由县知事偕同赴四乡布置,并率团警搜查。

民国初,镇江文士朱瑾如和童西蘋,他们于民国十一年(1922年)11月编辑出版的《镇江指南》“烟馆”栏目中写道:“镇地私开灯吸之烟馆,在前两年几于遍地都是。近因查禁稍严,已多收歇。然僻静之街巷中,尚未能全行禁绝。特其布置极形秘密,非黑籍中人不易得知。非得有相熟之介绍,亦不得入内。其中虽垢污狼藉,而吸者则视为乐土。其营业之大小,视吸者所吸之多寡,大约每日多者数十元,少者一二元。其利益极厚,其私费亦极大。若不严密查禁,一时殊难望其绝灭也。”

江苏省政府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3月8日,制订《江苏省限期禁烟办法大纲》。5月4日通过江苏省禁烟委员会组织章程。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6月1日,正式成立江苏省禁烟委员会。禁烟委员会下设总务、查缉、牌照,稽核四课。各设课长一人,课员四人至六人。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0月,镇江县禁烟委员会组织成立,包俶青、严惠宇、李韧哉、陆小波、张翼云、包明叔、姚其苏七人为委员。包俶青、严惠宇、李韧哉为常务委员。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江苏省政府在城区实施“戒烟”。之后一年间,镇江全县登记烟民4851人,旅外登记烟民992人,自首烟犯男199人,女24人,共223人。全县总计6066人。按全县人口百分比,占人口百分之1.15。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镇江查获贩卖烟土案28起,私吸鸦片及藉照售吸案件567起。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月,镇江第一区(城区),拘获烟民687人。

民国十一年(1922年)11月编辑出版的《镇江指南》,在“戒烟局”栏目中写道“镇地人民,自鸦片风行以后,身罹黑籍者,几有十分之二三。近虽烟禁日严,而沉迷不返者仍大有人在。于是,热心济世者,遂多创设戒烟局。凡入局戒烟者,并不多费多钱,除食宿外,仅交丸药费少许而已。其戒烟方法,据过来人云,初颇难受,数日后即平复如常。惟戒断后易返瘾,必须与阿芙蓉避而不面,始可收拾。”这段文字记载是说当时吸食烟毒的人“十有二三”,人还是很多的,数字可怕。烟毒害民,镇江热心济世者亦开设了戒烟局帮助吸食者戒毒。当时开设的戒烟局有福善堂,即坐落于何家山的福善禅林,光绪己丑(1889年),由天津叶泰椿居士建设,专为贫民戒烟而设。还有玉山堂,开设在位近新马路的太平庵;普善堂,开设在黑桥附近铁路边21-29号;问心堂,开设在宝盖路151号;印心堂,开设在京畿岭。民国镇江县政府在谏壁镇猛将庙设立烟民感化所,帮助烟民戒掉大烟。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2月,镇江沦陷后,城区沦为日本帝国主义倾销鸦片的据点。日伪镇江县县长郭志诚自开“和记”土膏(鸦片)行。1939年,设宏济善堂分堂(总堂在上海),由“禁烟局长”任经理,打着“禁烟”招牌倾销鸦片,日销量为600-700两之多。此外,“售吸所”(贩卖毒品兼供吸毒的场所)遍及城郊。

抗日战争胜利后,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国民政府颁布“戒烟法”,但查缉的主要为普通烟民,而专贩毒品及大吸食犯与官府勾结,坐地分赃,当时城区毒品贩运业丝毫未减,且有千人以上吸食白粉(海洛因),直至镇江解放。

民国时期,尽管江苏省和镇江县政府竭力禁烟,并制定禁烟措施,由于实施不彻底,再加上镇江沦陷,镇江的禁烟始终是禁而不绝,吸毒者仍旧很多。

新中国成立后,镇江市人民政府明令禁毒,市政府组织专人,发动群众,开展调查研究。1950年2月24日,政务院《关于严禁鸦片烟毒的通令》公布后,至1952年7月,全城破获烟毒案408起,捕获人犯644名,缴获烟土683两,白粉85.4两。8月19日,镇江市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禁烟禁毒决议》,由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的“禁烟禁毒”活动在城区广泛展开,至10月底结束。查明大小毒贩1126名,逮捕法办228名,判死刑3名,交群众管制496名,当众悔过自新402名,缴获了大批毒品和吸食工具,仅迎江区就缴获烟具87件,烟土3.64两,白粉(海洛因)3.45两,全部销毁。年底,毒害镇江人民百年的鸦片等毒品,终于被根除。

责任编辑:阿君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