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芙蓉楼 首页

古邑丹阳山文化探寻

2022-07-28 10:28

明代谢缙《云阳早行图》中的丹阳山景

明代谢缙《云阳早行图》中的丹阳山景

七峰山湖

七峰山湖

凤凰山遗址公园

凤凰山遗址公园

嘉山龙庆寺

嘉山龙庆寺

文/蒋国清

在人们的印象中,丹阳地处太湖平原的江南水乡,似乎只有水秀缺少山美。其实,丹阳正好位于宁镇丘陵向太湖平原的过渡地带,县域北部拥有宁镇山脉余脉大小山峰107座。这些山峰虽然海拔不高,一般仅百米左右,最高峰水晶山只有166米,但与江苏省内其他城市相比,其高度也超过了扬州、泰州、南通等五个地级市,以及全省四分之三县市的最高峰。丹阳的山,岗峦绵延、植被繁茂、泉石清幽,《南史·齐本纪》描述其“岗阜相属,数百里不绝,其上常有五色云”,尤以文化底蕴丰富而深厚著称,融山水之美、人文之美、风情之美于一体,山光与水色辉映,古迹和传说交融,别有一番古韵风貌。

山名山景成趣

丹阳的山,大多根据其形状或关联事物而命名,名称丰富多彩,成双成对,特色鲜明,还有许多山峰是一山多名。其中,有以传说中的动物龙凤命名的龙山、凤山、凤凰山、龙眠山等;有以吉祥动物命名的白鹤山、金牛山、金鸡山、狮子山、龟山等;有以花卉植物命名的绣球山、梅山、甘草山、黄连山等;有以关联或象形物体命名的宝塔山、帽山、舟山、鸡笼山、笆斗山等,还有以吉祥词语命名的嘉山、惠山、宝山等。将这一组组生动形象的美丽山名串联起来,宛如一幅色彩绚丽的工笔画,跃然在广袤的丹阳大地上。

早在明代初期的洪武年间,著名画家谢缙就在其代表作《云阳早行图》中,描绘了丹阳北部山区溪山晨雾、峰峦层叠、云树朦胧、空灵秀气的美丽山景。古代丹阳有著名的“八景”,其中山景就占了其三:白鹤瓜畦、北山樵笛和经山晋杏。此外,“李山秋色”也是著名的云阳十二景之一。李山,在县东北三十五里,诸峰盘结,上有石台,九、十月间丹枫黄槲,乌桕苍松,景色如绣。山坳处曰“吏部洼”,秋色尤胜。清代康熙年间丹阳知县谢奕骥有《李山秋色》诗:“李山风景未曾游,今见王维画里秋。翠柏丹枫相掩映,雁行先已到林泉。”丹阳的许多山峰还拥有自己的“八景”,如:经山有仙人石、衲衣石、菩提井、方竹林、雨花台、古银杏、金牛洞、牛鼻泉八景,陈山有玉龙古泉、院塔春烟、桐山秋色、处士翠屏、仙人石屋、芦湾落雁、松坞晴岚等八景,黄连山也有仙人枕石、丁村风物、土门隘口、白鹤泉湾、沈山晓钟等八景。

厚重的历史感

丹阳的山,大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有许多名副其实的文化之山。从形成于5亿年前的上湾山地层,到我国中部沿海地区首次发现的数十万年前更新世(冰川期)白龙寺古生物化石洞穴;从见证丹阳6000年文明史的凤凰山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遗址,到王家山、戎家山、城头山、枕头山的新石器晚期良渚文化遗址……丹阳的这一座座古朴山丘,无一不镌刻着古老年轮的岁月印痕,呈现着厚重历史的沧桑之美。凤凰山,是一座马家浜文化之山,位于丹阳南郊,因形如丹凤衔书得名,遗址考古发现的八个文化层,见证了延续六千多年的历史文化。

同时,从西周吴国炼铜留下遗址的炼铜山,到秦始皇东巡驾临过的随驾山;从东吴故土的白鹤山,到齐梁故里的东城里山……丹阳的山呈现出鲜明的朝代特色文化。

白鹤山,是三国文化遗迹集中之地,位于司徒镇境内,据传东吴大帝孙权祖父孙钟曾在此种瓜,有白鹤瓜畦、灌瓜井、孙钟祠等遗迹,山旁有东吴武烈帝孙坚高陵及吴陵港。

经山与东城里山,均为齐梁文化之山。经山,又名金牛山、彭山,是齐高帝萧道成祖茔之山,山周边环列着齐高帝泰安陵、齐宣帝永安陵、齐景帝修安陵等多座帝王陵墓;东城里山,位于齐梁故里东城村南侧,拥有四座齐梁帝王陵墓:齐明帝兴安陵、梁文帝建陵、梁武帝修陵和梁简文帝庄陵。

此外,丹阳还有众多以姓氏命名的“姓氏之山”,如管山,北宋时期管氏始迁祖管昭文慕此山风景秀美卜居于此,山因氏显,氏以山传,管山逐步成为江南管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此外,还有李山、陈山、沈山 、倪山、彭山、丁山、徐家山、王家山、戎家山等,展现了丹阳地域特色鲜明、多姿多彩的姓氏文化,也是反映千百年来丹阳氏族迁徙历史和繁衍轨迹的文化见证。

宗教神话传说

山无寺不名,寺无山则俗。丹阳的山,许多都是宗教名山,如经山,其名称就源于“有异僧在此讲经”。经山寺,又名崇教寺,始建于晋咸康年间,是六朝时期江南名刹,曾有帝王到此朝拜和游览,并留下许多赞美诗篇。如北齐萧悫《和崔侍中从驾经山寺》等。惠山,俗名观音山,在丹阳城北练湖边,山上有始建于西晋的古广福寺,寺前有天下第四泉——玉乳泉。寺后有唐代状元诗人皇甫冉兄弟的读书楼,自古为丹阳著名文化古迹。嘉山,横卧丹阳东北长江边,壁立千仞,山南有初建于北宋的千年古嘉山寺(龙庆寺),依山傍水,远近闻名,据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曾两次来嘉山寺,并亲题“龙庆禅寺”匾,古代信徒曾有“烧香去金山,先要到嘉山”的习俗。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丹阳的山,历史上留下了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反映了古代丹阳劳动人民的美好向往。如经山有“金牛传说”。传说,经山金牛洞内有金牛,一天,金牛跑出洞来,仙人发觉后往南追到古九曲河畔的蒋甲村,可惜只是挽了一只牛角;又继续向东追到奔牛,眼睁睁地看着金牛跳入大海。此外,白鹤山有“孙钟设瓜遇仙传说”,嘉山有“白龙化身传说”,经山北麓的白龙寺也有白龙池的传说。

遗存遗迹丰富

七峰山,位于丹阳东北严庄村南,又名严山、南山、白云山,因孙氏居此,亦名孙山。明正德年间,严庄孙氏富甲吴地,在七峰山弘治湾建起了规模宏大、设计精巧的古代园林——“七峰山房”。整座园林群山怀抱,占地达数百亩,建有堂、楼、馆、斋、轩、亭、台、室、园、山房百余处(座),规模恢宏,蔚为壮观,为“吴下”一大胜迹之所在,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等名人贤达经常流连于此,赋诗作画,留下许多传世佳话。

丹阳的山,林木茂盛,植被丰富,森林覆盖率高,是整个丹阳的绿肺。丹阳自古有“经山银杏沈山桂”的民谚。如今又有管山樱花林面积达三千亩,远近闻名。经山寺曾有银杏相传为东晋咸康年间高僧宝志所植,银杏悬于寺前石壁上,巨大的树冠宛如一把巨大绿伞支撑于古寺上空,遮天蔽日,夏日来此避暑,如入“绿荫藏古寺”之妙境。沈山寺桂树,在唐代就名闻江南,有“独占三秋压名芳”的美誉。南宋杨万里有《咏沈山寺桂》诗:“梦骑白凤上青空,径度银河入月宫。身在广寒香世界,觉来帘外木樨风。”

丹阳北部山区,抗日战争时期是闻名大江南北的丹北抗日根据地所在地。抗战初期,这里诞生了苏浙皖地区成立最早、影响最大、实力最强的民众抗日武装——丹阳抗日自卫总团,后来逐步发展成为贡献卓著、威震华东的抗日劲旅——新四军挺进纵队。倪山及其周边山峰曾经是自卫团进行游击战抗击日寇的好战场,留下了管文蔚、梅嘉生等革命先辈英勇抗日的红色印迹。倪山上的白土洞及帽山顶上的石洞,曾经是自卫团的瞭望岗哨和战斗据点所在地。管山脚下的管氏祠堂,曾经是自卫团培训干部的场所。自卫团从这里起步,在战火中一步步成长、壮大,成为新四军主力劲旅,谱写了可歌可泣的红色篇章。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代以来,由于受到开山采石、经济开发等因素影响,丹阳山体遭到破坏,许多山景及文化遗存已经消失。丹阳现存的山,就是丹阳人民的金山银山,这笔珍贵的自然资源应得到保护,其中蕴含的文化资源更应得到挖掘和传承。

图片提供:蒋国清

责任编辑:阿君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